【江湖说️学习日记 66 变招为抢 】
[打卡宝宝]:嘿黑~
[打卡日期]:2019/01/28
[累计坚持]:这是我坚持学习的第66天️
[学习内容]:知人善用 变招为抢:找人,是天底下最难的事情
[学习笔记]:这一讲我们进入《刘润·5分钟商学院》管理模块的第三部分,“知人善用”。在这一部分,我会花四周,从“选人、育人、用人、留人”四个角度,谈谈如何把最合适的人,用在最合适的位置上。这一周,从“选人”开始。
几乎每次和我担任商业顾问的企业开完会,我们的最后一个话题都是:对了,润总,我们最近正在招人,你有什么好的人推荐给我吧。
每次我听到这样的话,都像是听到 …… “对了,润总,帮忙把桌上的盐罐递给我吧” …… 一样轻巧。用“对了”这两个字开头,表明在他心中,这事就是“举手之劳”。
一般我不会拒绝,而是说:好的。你写一段东西给我,我帮你发到朋友圈。他说:好。但是然后,大部分人再也不会发东西给我了。
为什么?要不然招人这件事对他来说,其实不如他自己认为的那么重要,或者虽然重要,但真要写下来缺什么人的时候,却一个字都写不出来。我的这个问题,其实是个测试,测试一个CEO对人才问题的重视程度,和思考深度。
️一、概念:变招为抢
我在“合伙人制度”里讲过,资本和人才,是两个永不停止的博弈。今天,人才的重要性明显上升。对应到管理的角度看,我们“选人”的逻辑,也必须从“招人”心态,变为“求人”,甚至“抢人”。
案例
雷军在2010年创立小米时,已经非常有名了,但在“招人”这件事上,一样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他总是被质疑,这事靠谱吗?所以,在最初的半年,雷军恨不得每天挤出150%的时间来招人。他曾经在一周内有5天、每天超10小时说服一位跨国公司高管加入小米,但到最后对方还是拒绝了。他也曾为了说服一位资深硬件工程师加入,让几个合伙人轮流上,终于用12个小时说服了对方:“好吧,我已经体力不支了,还是答应你们算了!”
所以,雷军说:找人,是天底下最难的事情。
一个CEO,在企业的成熟期,其实是个COO,中间那个O是Operation,主要负责运营。在企业的转型期,其实是个CSO,中间那个S是Strategy,主要负责战略。在企业的创业期,其实是个CHO,中间那个H是Human Resource,主要负责人才。
二、运用场景:如何重视招人并发现合适的人才?
第一、从招人,到抢人。
2015年3月,雅虎宣布关闭北京全球研发中心,350人即将被裁。消息一出,无数互联网公司蜂拥而至,上演了“双十一”一般抢人的戏码。雅虎建立了一个招聘群,二维码公布的2小时内,涌入了300多家互联网公司和猎头。有些公司派人在雅虎的楼下蹲守,另一些公司则在大厦附近“游击式”推广,甚至有人追到地库抢人。有人1分钟内收到10余家公司的邀请,还有员工一天内增长400位微信好友,都是求推荐工程师。
第二、使用创新的方法。
著名的营销人小马宋在暴风影音时,公司急缺产品经理,所以请他设计一个招聘广告。他想,这么久都没找到合适的产品经理,再做一个广告,就能找到吗?于是,他和西少爷肉夹馍联合,在所有连锁餐厅推出产品经理套餐,拿产品经理的名片,就可以1元吃个产品经理套餐。结果收集了大量产品经理的名片,然后让HR去打电话了。
熊节在Thoughtworks组建成都分公司团队时,也发愁招聘的问题。于是,他花了几个晚上写程序,抓取豆瓣上读过他认为的那些好书的人。然后不断递归,再抓取这些人还读过什么其他书,抓了几万人后再分析,最后筛选出几十个技术大牛,然后让HR一个个去联系了。
摇摇租车创立时,公司缺人,早期员工张涛想去大公司挖人。两种人比较好挖:一种是钱少了的,另一种是受委屈的。于是张涛手写了一块招聘广告牌,像机场接人那样,天天站在某互联网公司门口。不少受委屈的员工看见了广告牌,纷纷上前和他聊天诉苦。就这样,他挖来了几个核心员工,完成了早期团队组建。
三、小结:认识变招为抢
随着时代发展,资本和人才的重要性,正在剧烈地向人才倾斜。用资本,像购买生产资料一样地去“招人”,变得越来越困难。
怎么办?
第一,管理者要转变心态,变招为抢;
第二,管理者要转变方法,不断创新。
[思考应用]:
① 很多公司的高管在跳槽的时候,都会带着自己信任的下属一起去新的公司。这是因为这个团队已经磨合成一个高效的团队,而新公司也更希望这样高层带人工作的模式,减少磨合期,高效率进入工作状态。
一旦成功招入人才,除了要提供详细的前期培训,以便于新人员顺利开展工作。同时,也要设置适当的竞争环境和培养机制,否则,时间长了,当初激情加入的人才,慢慢的也变得冷漠,抱怨,最后被其他公司抢走了。
② 员工在这呆的幸福了,才会介绍朋友加入
对于校园网工作室这几年的管理当中,最困惑我的不是阅读量而是人
从招人 选人 用人,每接触不同的学生,就像是新的学习过程。也就间接锻炼了一个能力,我和学生一起完成几件事,可以基本的判断出他的问题能力优点,并且要根据他的特质,指定不同的,适应个人的培养方式。这是我前几年没有的技能。也是我成长的收获。
而我们在招人这里也用了很多心思,一般在招人前,都会做一些大的影响力活动。这样可以扩展我们的品牌和知名度,让想做事儿的人来到这里。
③ 从自身角度反思,要居安思危,不断打造自己,要争取做一个被人抢的人。
对自己能力的投入,将来会产生莫大的收益,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让自己变得值钱,相信任何时代、任何社会,永远都缺人才。让自己变得值钱,等着职位来抢,而不是在人才市场去抢职位。
[坚持习惯]:
学习+早餐+八杯水
[今日感悟]:
居安思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