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小的时候,从来没表现出任何才气和天赋,是个不折不扣的笨孩子,连续考了7次,才在23岁时考上秀才。第二年机遇比较好,很快中了举人,然后就在北京城加入“考研党”,天天苦读。在28岁,他成了同进士,就是说,是个在职博士学位。不过,在职博士也是博士啊,再然后,曾国藩进入翰林院作博士后。
左宗棠曾经是曾国藩的幕僚,经常笑话曾国藩,说他是“儒缓”,意思就是:思想和行动都显得呆滞迟缓。曾国藩自己也承认:自己不聪明,经常反省。曾国藩兄弟五人,曾国藩在道光23年(1843)正月十七日的家书中就写着:四弟、九弟、厚二弟,天资较低。就是说,曾国藩认为,除了排行老六的三弟曾国华外,资质都不咋地,甚至比自己还笨。
可以说,曾国藩在三十岁之前,明显就是个普通人。那么,他是怎样实现人生逆袭的呢?我的总结,原因有两个:“自尊”与“自强”。
曾国藩尽管笨,但并不是不自尊,他的自尊心特别强。很自尊的人,遇到挫折,会怎样呢?根据《曾国藩家书》中的记载,曾国藩42岁时,在长沙被整个城市全方位地唾骂。堂堂前国防部副部长,堂堂的二品大员,被绿营里的大头兵闹事羞辱,还差点被他们杀掉。结果怎样呢?
不但没任何人帮着他说理,他还偏偏成了全长沙、全湖南官场的笑话。曾国藩是怎么做的呢?曾国藩没有盲目逞强,因为,跟世界较劲,是没意义的。他把自尊心受到的激励,转为跟自己较劲的动力,向内求、跟自己斗,化动力为自强。
老实说,在这个满满都是恶意的世界里,期待自己的人生中完全不碰到对自我尊严的挑战,这是不现实的。但是,自尊不是虚荣心,人活在世界上,尊严不是跟别人争来的,而是自己给自己的,是跟自己较劲进步带来的。《曾国藩家书》同治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写给他弟弟的信中说:“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自己加强自己的学习,这样才能“愚必明,柔必强”,蠢的变聪明、柔弱的变刚强。化自尊为自强,人生就能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