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是这个社会里最普通的普通人,他们思维紊乱,他们想法跳跃,他们可能满面油光,笔下却正描写着一个如雪纯净般的女人缠绵着一个火焰中烧的男人。文字作品总是一板一眼地活,它们带着中国文化几千年的俗气,因为永远脱离不了一个话题——性。
我曾经说过一句玩笑话,如果我敢在文字里把性描写出来,我就是莫言了。
社会如此,对生殖的崇拜,对繁衍的向往,是我们思考和探索得最多的课题,它们来自于人类最原始的本能。我也痴迷于此,然后去看了大师笔下的爱情故事,他们对男女交合之事的描写,强中有细,行云流水,入“目”三分,往往让我神智不清,言行混乱,接着就开始呼吸困难,面红耳赤,如果不是极强的代入感,又怎么会这么难受!急于解放自己!
看着那些作品都觉得自己入世尚浅,对大师的作品只能顶礼膜拜,如果动笔,果然我还是写不来,少了必要的经历吧。就像是我前不久在简书读到的一篇关于妓女的小说,它的热门评论里有这么一条:“第一次拜读老师的文章,十分震撼于细节的把控,果然晚辈还是少了很多人生经历。”文人之间的打趣,如此而已。
虽然写不出来,但是我还是很热爱文学之性,它肯定是每个热爱生活的人也同样会热爱的东西。它会陪我们度过一个个形单影只的夜晚,引导我们找到真正的快乐,它会给我们追求自己所爱的勇气,畅想着与佳人花前月下,翻云覆雨……
中国画最讲究留白,画出来的往往不一定是最精彩的,留出来的的空白才能让观众浮想联翩,文字也是如此,一个对文字敏感的人,往往就能读到话外之意,听到“弦外之音”,仿佛身临其境,一段急促的呼吸声之后,就能领悟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然后一根烟的时间,能让我们忘记所有的烦恼。文学之美,于其中悄然绽放。
其实现代社会,文学的性之美正在被人们淡忘,但还是有很多为文学所痴迷的人在勇攀这座高峰,他们相信,白纸黑字所留下来的精彩才会流芳千古。读一段文字,就像品一口茶,愈久弥香,读一段有颜色的文字,又像喝一杯酒,从舌尖到舌根,再到食道,最后进到肚子里,全都火辣辣的,炽热的火焰烧遍全身,闭上眼睛,在文字以外的场景任意遐想,任意挥霍着自己的青春,大概文学性生活的美就是如此而已。
我崇拜文学性生活,也毫不避讳自己喜欢过文学性生活,它像是一把剑,插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它像是一支笔,记录着世间百态,它像是一把琴,弹奏着生活以外的弦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