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近又看了一遍余华的《活着》,依稀还记得书中他写的话:
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具有说服力了,因为时间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
说的真实且无力反驳,就好像到了明天,一切又都是新的,让你不得不接受。闲来无事,收拾起屋子,发现梳妆台的抽屉里,有好些多年前同学送的祝福卡片,语言单纯质朴,许多记不清长相和名字的同学,仿佛只有在卡片上,才找到了存在的痕迹;电视柜里也翻到了小时候,母亲带我去照相馆拍的各种照片,稚嫩极了,眼里似乎都能看得到光。记忆也好像被拉回了十几年前,好似电影一般,在脑海里回放......
也不知是性格原因还是年龄原因,越来越念旧,越来越喜欢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感觉,仿佛只有这样,才觉得生活是触得到、摸得着的。跟朋友聊天,告诉她,我现在越来越喜欢粉色了-- 粉色的保温杯,粉色的衣服,粉色的床单被套,粉色的手机壳,还有朋友送的粉色水晶手链......应有尽有,少女心爆棚,她却殊不知,以前最讨厌的颜色就是粉色。“弯弯,你这是中年少女的表现呀”,朋友一语中的,可我只是打哈哈,笑而不语,不敢也不愿承认。细细想来:很多时候,真正喜欢的并不是那个颜色,而是它所象征的青春气息和岁月静好,而更多的是感叹韶光易逝,想留却留不住的无可奈何!
二
还记得小学的巷子口,有一对卖煎饼的老夫妻,看上去估摸着也近六十了,仔细想想,那对夫妻,该是从我小升初那时候,就开始摆摊, 从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高中到大学.......一直到现在,参加工作这么些年,好像一直在守着这个摊位,守着这个味道。前段时间的某个周末,无意间又经过那个地方,索性想再去买个煎饼,感受小时候的味道。趁着老板在摊饼的空档,跟老板娘也闲聊起来:
“您在这儿摆摊都有好久了吧?”
“嗯,十多年了呀。”
“真的好久了,还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经常买您做的饼吃,味道很不错......”
老板娘像打开了话匣子,笑着告诉我:他们是外地来汉的打工者,一边打工一边照看读书的孩子。迫于生活无奈,十多年前刚来这边,没有任何技能和关系,只能做些吃苦受累的活,打工了好久也挣不到钱。索性二人商量着,靠着老板娘自家手艺,摆个小摊儿,卖起煎饼。每天早上五点多出摊,晚上九十点收摊,风雨不停。从儿子读书,到儿子毕业,再到儿子参加工作,谈了恋爱,贷款买房,准备结婚……一直一直靠着老夫妻的坚持和双手,从青丝到白发,慢慢、慢慢的才有了今天。
“累吗?”我问
“累,但知道心里有个盼头,就不觉得那么累了。”她答。
“儿子舍得您这么大年纪还这么辛苦?”
“不舍得我也要干咯,哪能拖累他。”
一时语塞,想说却又不知道再说些什么。
拿了煎饼付了钱,寒暄几句,道了再见,便离开。细细品尝却不是当初滋味,也许人长大了,好吃的东西尝过太多,所怀恋的那些味道,渐渐的,渐渐的,都只存在于记忆。
三
据说十一月的银杏树,是最美的时候,叶子黄澄澄的,每每有风,都会随风飘落,好看极了。索性邀约了几个小伙伴,一起乘火车前往了随州银杏谷。小姐妹为了节省来回时间,买了当天夜里九点到十一点的卧铺,想着到了可以直接回酒店休息,倒也无妨。
上了火车,发现车厢下铺是一对约摸七十来岁的爷爷奶奶,带着三岁的小孙子,小孩子活泼好动,一会要看动画,一会要吃东西,老两口忙着招呼。虽说是卧铺,毕竟是在车上,想着只有两个小时的车程,也并未打算入睡,刷刷手机,聊聊天,时间倒过得也快。到了十点,车厢熄灯,也不知是小孩害怕还是认床,吭吭唧唧哭闹起来。奶奶性子急躁,呵斥了小家伙几句,简明扼要让其赶紧睡觉,小家伙非但不睡,反而哭闹的更是厉害,奶奶招架不住,便佯装打了几下小家伙,边打边念叨:“以后再也不带你出来了,一点不省心,几点了还不睡……”爷爷该是性格温和之人,抱着小孩睡去自己床铺的被窝,自己则坐在一旁,轻拍其背,一边拍一边轻声说:“宝宝不怕,爷爷在呢,不要害怕,不要流汗,爷爷在呢……”就这样,拍了许有半个多小时,小家伙才终于睡下。冬天夜间的火车,谈不上多冷,但还是寒意袭人,直到下车,仍看见爷爷坐着轻拍小孩,单薄的身影,靠着一旁,很难想象,七十来岁的老人一夜不睡该是多么疲惫。现在想来:这才是亲情最真实的模样,爱的理所当然,爱的毫无所求,最不会表达的感情是亲情,但心底看得最深最重也是亲情。
就像最近一直单曲循环的歌里唱的:
当你老了 头发白了 睡意昏沉
当你老了 走不动了
炉火旁打盹 回忆青春
多少人曾爱你 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 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还爱你 虔诚的灵魂
爱你苍老的脸上的皱纹
当你老了 眼眉低垂 灯火昏黄不定
风吹过来 你的消息 这就是我心里的歌
眼前的生活看起来有些粗糙,岁月也没那么温柔,当你不断往前走的时候,你以为经历了万千,但只要你回头望,总会有人陪你数黄昏,和你越过高山,走入繁花深处。
因为,毕竟这是,很好很长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