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十四节气里的冬至,数九就是从今天开始。作为逢过节必吃饺子的北方人,我今天的空间和朋友圈已经被“饺子”“学校食堂饺子”“难吃的饺子”“妈妈的饺子”等关键词刷屏了。在这漫天遍野的饺子中,胶东半岛的小伙伴们表示:口亨,我们有鲅鱼饺子。
那么问题来了,在我矫情地流下了“西湖泪”之后,一些小伙伴表示:鲅鱼饺子是什么东西?鲅鱼又是什么鱼?
本着将伟大的鲅鱼饺子发扬到全国的心,我来说一说这鲅鱼饺子。
鲅鱼,是沿海地区(尤其是华东、华北沿海地区) 人民重要的“过节战略物资”。它是长这个样子的。(见下图)
鲅鱼,学名蓝点马鲛,是一种非常凶猛的海洋鱼类,它上下两排牙是尖利的锯齿形。最长可达一米。
百度百科上说它“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但是由于年年非常集中地吃它,我对于鲅鱼做的菜不喜也不厌。
但是 但是 但是
鲅鱼饺子是百吃不厌的!尤其是母上大人做的鲅鱼饺子。
鲅鱼饺子的形状有两种,一种是普通饺子样子;另一种是超大超薄巨无霸形状,三四个就能装一个大盘子。
鲅鱼饺子,鲅鱼饺子,自然是鲅鱼唱主戏。还有两位不可缺的配角:猪肉(肥肉为佳)和韭菜。鲅鱼去皮去骨,鱼肉细细地剁碎。丰腴的猪肉让饺子的口感更加顺滑丰满;一把韭菜,即去腥又提鲜。
鱼肉纤维明显。虽说加了一部分肥猪肉来增加口感,但是配角不能喧宾夺主。无色无味包容大度的水,是鲅鱼饺子中充沛汤汁的来源。
白居易有一首写冬至的诗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至,还应说着远行人。
忘记上一次是哪个节日引发了微博里对于“吃饺子”的混战。有时候,饺子也好,汤圆也罢,什么咸肉月饼、火锅、驴肉,这个那个的。不过是吃了十几年几十年以后,在吃之不得时的叹息;不过是思念的叫嚣。
2015.12.22 冬至夜
//本人会包饺子会擀皮,劳动型吃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