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杜甫(唐)
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
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步榈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注释:
双杵:古代女子捣衣的用具。步榈:檐下的走廊。
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传说吴灭晋兴之际,牛斗间常有紫气。
凤城:秦穆公之女吹箫,凤降其城,因号丹凤城。其后,即称京城为凤城。此指长安。
译文:
秋天的夜晚,天高气爽,江水澄清,露水凝结,深夜惊醒,两岸空山寂静。
只见几点渔火映照着孤帆,天空中高悬着一枚新月,不时有捣衣声传来。
流落他乡,今又逢秋,卧病在床,乡书不至,雁过无情。
倚杖走到檐下的走廊看牛斗星宿,只见星河灿烂,遥遥与长安相连。
赏析:
此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的秋天。此时诗人正寓居在长江边的夔州西阁。
首联:“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此联写景,秋露、高天、水清,空山、独夜、魂惊,将孤身漂泊之苦描写得淋漓尽致。同时也点明了时间、季节、地点,“独夜”与诗题照应,“露下”二字极富动态美,仿佛看到露水慢慢凝结,凉意悄然来袭,天空高远而辽阔,清清的江水,静静地流淌,空山幽静,而在这一片安闲的宁静中,一“惊”字激起千层浪,浪花飞溅,“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诗人以夜的静,突出内心的不平静。
颔联:“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此联承上联,继续写景,上半句承首联“空山独夜旅魂惊”,“疏”承“空”,“孤”应“独”,“夜”承“宿”,下半句承首联“露下天高秋水清”,“犹悬”承“天高”,“双杵”承“秋水”,意思连贯,一气呵成,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凄清的夔州西阁秋夜图,稀疏的渔火,星星点点,映照着孤帆,高远的夜空,一弯新月,而于这万籁俱寂中,传来阵阵捣衣声,以动衬静,这夜愈发静了。
颈联:“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此联转为抒情,“南菊再逢”指诗人从成都东下,至云安,再到夔州,已是两年,漂泊不定,卧病山城,战乱纷起,家书不至,诗人却只道是“雁无情”,似有无限愁苦,却只道“天凉好个秋”。
尾联:“步榈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拄着拐杖,靠在檐下的走廊边,遥看牛斗星宿,在这寂静的秋夜,诗人久久地仰望星空,遥念故乡,恍惚中,银河已与长安相接,近在眼前。诗人挥之不去的思念与愁绪,就在这张秋夜倚杖遥望图中定格成永远。
参考书目 :仇兆鳌《杜诗详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