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早上我们刚出哈密,路边的葡萄园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葡萄园外是一圈围墙,我们想进去但没有得到主人的允许,不敢贸然进入。
图片发自简书App
沿着路往前走看到一户人家,一位老太太在门口,我们问能不能进去照张相,她招手让我们进去。男主人闻声出来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和我们交流。得知我们是游客要来照相的,热情地招呼我们到园子里面去照,这时候不知从哪里钻出来了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他应该是老人的孙子。一开始,小男孩还有点怕生不太说话。不一会儿,这个小男孩的话匣子打开了,又是给我们介绍哪里的葡萄长得繁茂,又是摘葡萄给我们吃,甚至塞到我们的嘴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待了一会,我们要走了,小男孩要请我们进他们的屋子里坐,我们委婉地拒绝了,怎么能第一次见面就进人家卧室呢?不由分说,小男孩拉着我们的手进了屋:“我们是朋友嘛。”多么朴实的一句话啊!从一个孩子的嘴里脱口而出,如果不是亲耳所听,真以为是大人教给孩子说的,这多么像在影视作品中听到的一句台词。我已不记得多少次听到过这句台词,但此时此刻在此地,它真真切切的存在,而且是那么自然地流淌,没有提前排演,没有预设,一切自然生成。
我原以为“我们是朋友”这样的话只是人们之间敷衍时的一句客套话,谁知这句话从一个孩子嘴里出来时是那么真诚。虽然是第一次见面,这家人已经把我们当朋友了,当我们在葡萄架下照相时,爷爷为我们摘下新鲜的西红柿,奶奶已经在悄悄为我们准备奶茶了,虽然她不会说普通话,也没有和我们交流。小男孩在一个这么有爱的家庭成长,是幸福的。如果说小男孩的善良是天生的,那么他的热情好客是耳濡目染的。
言为心声,一句“我们是朋友”道出了一个纯真孩子对陌生人的信任,对友谊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我们是朋友”不是一句台词,是一个孩子对世界的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