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上生理与健康板块,难免对身体产生兴趣,早上在厕所如厕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在高中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几个男生一起讨论的一个极其有意思的话题:粑粑!
粑粑可以按照以下标准进行分类:粘稠度、形状、颜色、气味和时间。
一、在所有的因素中粘稠度最关键的因素。在此处粘稠度是指同样质量的大便中水的含量,其中水的含量越高,认为粘稠度越低。同时粘稠度和形状往往相生相伴,所以将二者联系在一起,作为最为重要的因素进行介绍。
1、粘稠度最高——羊粑粑蛋儿
这种粑粑,排便的时候非常困难,多见于北方干燥地区的人们。在四季之中多见于秋冬季节,这样的粑粑颗颗饱满,粒粒艰难。整个排便过程开始最为困难,过程缓慢,最终往往觉得还没有拉完,但是使劲儿也拉不出来了。这样的粑粑拉完,几乎不用擦屁股。
2、豆包粑粑
这种粑粑呢,看起来想很多羊粑粑蛋儿粘在了一起,拉起来比之前的还难一些,感觉整个肛门都有了新的境界,我高中的时候面对这样的粑粑,很怕把自己的肛门撑开回不去,但是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并未发生,大家大可放心。不过也不要用力过猛,不然会出现流一点点血的情况。
以上两种情况,我们可以统称它为“便秘!”干燥、上火、压力大容易形成这样的粑粑,我高中的时候常常在便坑里看见一排这样的粑粑。
3、猪大肠粑粑
这样的粑粑呢,形状比较粗壮有力,但是粑粑上是有裂痕的,拉起来的时候比较顺畅,基本上很快搞定。出来的时候感觉很着急的样子,每次面对这样的粑粑,我都想起来一句老话:屎不到屁股眼不找地方。
同样,这样的粑粑很节约用纸。
4、香蕉粑粑
拉出这样的粑粑简直就是一种享受!这样的粑粑仿佛把剑出鞘,不拖泥带水,顷刻间感觉整个肠道都进行了一次比武畅快的马杀鸡!回头看的时候,粑粑往往浮在水上,颜色动人,形状宛如秋季的香蕉。几乎可以不擦屁股走人了!
深吸一口,一种神清气爽扑面而来,久久不忍冲上厕所。我小时候在旱厕的时候,觉得这样的粑粑拉完,整个厕所都被我净化了——但是因为我先天脾胃不好,很好见到这样的奇迹。
4、蛇状粑粑何绳子状粑粑
其实这两种粑粑的形状差不多,只是前者身体光滑无比,好像蛇身一样,我一生中只拉过一次,当时拉完,我下次了,感觉我身体是不是有个火腿制作机。
后者就比较常见,稀稀拉拉的,一条小绳子,走走停停,浮在水面上,像一条条小虫子。
中医认为这样的粑粑是阳气不足导致的,对应的我们可以理解最开始的时候是阳气太足,造成了火旺。
5、冰淇淋粑粑
这就是我在深圳长期以来的真实写照,我的天啊,这样的粑粑拉出来的时候感觉直通灵魂,永远也没有结束的时候,往下一看,恨马桶不是甜筒的模样,不然可以凹造型了。这样的粑粑颜色一般偏深,味道很臭。我只能理解这是湿气太重,熬夜不注意身体的原因。今天走丝绸之路游学的时候,出发的早上还是冰淇淋,到了西安就变成了大香蕉。我顿时感觉自己将来一定要回到北方啊!
有必要说一下,这样的粑粑拉完屎相当废纸的,哎呀,擦不净,理还乱(我说卫生纸),菊花一紧张,我天!不是还有一些吧!不管了,上班去了……
6芝麻糊粑粑
这种粑粑一般会喷射出来,弄得马桶上到处都是,颜色偏黑,味道恶臭,我一般是在连续熬夜之后,吃了很多凉性的食物才会有这样的情况。
这样的粑粑一般量不大,但是简直是卫生纸杀手。
7、浑水粑粑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不知道李白写的这诗句,是不是在厕所完成的。这样的粑粑很帅的,倾泻而出,有大坝泄洪的感觉,拉之前肚子咕咕噜噜,拉完整个世界都清爽了,但是会比较虚弱,一般都是中毒了吧……
擦屁股记得用6节反复重叠,不然会把指尖打湿。
二、按照颜色划分
最常见的应该是屎黄色,不然人家怎么会叫屎黄色呢?这部分主要的是小部分黄色素和血夜废物被排泄的结果。
浅棕色到灰色,这样的粑粑很容易让人想到各种广告中的宿便。
绿色和黑色。这样的粑粑味道都不好,往往是冰淇淋状和芝麻糊状的。
红色。要知道凝固的血液是黑色的,新鲜的血液是红色的。这里的问题可不是出在血色素上,而是整个血细胞都被排出来了!如果是便便里夹着鲜红色,那八成是你得了痔疮,治是要治的——当然如果你昨天吃了很多西瓜,也不必太担心,把西瓜停了就好了。
三、按照气味划分
大致可以分为无非、臭味。具体的我就没有太总结,印象中和形状几乎没有队形关系。
四、按照时间来看,快的算上擦屁股的时间都可以秒杀别人的一泡长尿,而长的……腿麻的时候比比皆是啊。所以我很羡慕我姑姑家的哥哥,他小时候想拉粑粑,就找个地方蹲下来,不擦屁股就起来了。现在想想身体是多好啊!
以上只是一种客观的描述,几乎不用医学观点去分析,因此可以当做一种饭后甜点来看,但是绝对不能当成正餐来治病或者作为判断身体好坏的一句。
为了大家着想,我就不配图了,就酱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