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是有生命的,每个用心体悟它的人都能察觉那微妙的气息。
故居最美的神韵,在那被岁月濡染的古朴院墙,站在院中,拂过爽冽的凉风,儿时的细腻心思跃然在困顿的午后。静静无人,幼小的人儿悄悄避开酣睡的外祖母,轻跳到床下。在薄云掠过日头的闲隙,眯起眼来,看那四方院墙裱起来的浩渺云翳。童人的眼中,风花雪月的附庸风雅是留给往后日子的未知,蝉鸣的嘈杂与电视机传来的西游记才是沁心脾的甜津。这当然是而今的回味,伴我写下干涩的文字,用笔勾勒出儿时故居的模糊影像。我常品得,故居之于生灵,宛如活水之于鱼虾,江河万朵,汩汩而来,又过腮而出,个中滋味,无须涕泗挥别故土,恰如尘世的一粥一饭,一饮一啜。
常艳羡于羁旅的万里风光,一身的行囊包裹着风吹日晒的泥土味,也拖载着一弯新月映春水的烂漫。美好的事物是最沉重的负担,目光心头消耗的,远不餍足我们磅礴的胸怀和胃口。来不及消费,就要匆匆作别,在一张张废旧的车票中风化着等待下一个过客的蚕食鲸吞。宿于陋寺简榻,我习惯在雨天蹲在门槛,斜倚着红漆门框,看雨水从青灰的残破的瓦当上翩然落下,在水洼中打碎一方天空的泡影。聚聚散散,远山如黛,黑云倾泻,山水交织在房檐下无形无矩的世界。人在其中,常常渴望着品得一碗素面的热气腾腾,来温润细雨濛濛的寡淡和情入景中的幽怨愁肠。白汤滚落间,目光凝滞着,四周也凝滞着,风声雨声和隐约的鸟鸣犬吠夹杂在安稳的木鱼中,所谓“四大皆空。”
暮色苍茫,山下街市点着幽微的炉火烛光。行至此,极目看去,天上的街市也散去了厚厚的帷幕,云无踪,雨有痕。水汽氤氲中,想要一杯热酒,又不由得步履匆匆,早日散去一身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