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第二天,我未停下工作的节奏,趁假期推进教育成果完善的收尾工程。此前市局召开成果申报指导会时,专家就指出成果需优化的地方不少,部分环节甚至让我感到迷茫,但即便如此,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推进。好在假期迎来转机,长沙一位知名专家能抽空点评成果,我便与罗姐姐驱车前往,把交流的地方约在了饭店,请专家帮忙把关。老公对此十分支持,专程开车送我们往返,省去了打车奔波的麻烦,让忙碌的行程里多了份安心。
到了约定的饭店,专家早已在桌边等候,他说话时温和又耐心。一坐下,专家便接过我们的申报书与资料,一页一页细细翻看,手里的笔不时在纸上勾划,从成果的表述、数据的呈现,甚至到一个标点的用法,都讲解得细致入微。我拿着本子飞快记录,偶尔来不及整理的内容,便打开豆包暂存要点,看着专家认真的模样,忽然觉得所谓成长,原就是这样听一场悉心的指导,是在迷茫时有人为你点亮一盏灯。等交流结束,老公又稳稳地把我们送回家,不用在陌生街头找车,不用拎着资料奔波,这份妥帖让忙碌的日子多了几分从容。
回到家后,我第一时间把专家的建议整理好,分类记在文档里,梳理出明天要修改的细节,心里却没有丝毫烦躁。接下来的日子,除了要盯着课题成果的修改,把专家说的每一个要点都落实、让文字变得更扎实。
其实这次假期,我没有做细致规划,安排得格外随性,就是想既不落下工作,也能好好享受假日里温暖的日常。假期里,我还安排了其他事:要去参加干儿子的订婚宴,或许会遇见合眼缘的人聚一次餐,或许只是和好朋友打一场平淡的电话聊天;也想在家彻底躺平一天,让阳光晒着被子,睡到自然醒,起来跑跑步,再把家里的衣柜整理好,让每一件衣服都归位。还比如和家人一起逛菜市场,挑选新鲜食材,回家后下厨做几道大家爱吃的菜。看着家人围坐桌前大快朵颐,听着碗筷碰撞的轻响,满室的烟火气里,我心底满是满足与幸福。
儿子也有自己的假期安排,上午他会坐在书桌前写作业;下午便约着朋友去打球,或是和哥哥骑骑车,跑跑步,即便汗水浸湿了衣衫,也笑得格外灿烂。我从不催促他,只希望他能学会劳逸结合,在学习里找到乐趣,在玩耍里收获快乐,这其实也和我对自己的期望一样,不辜负工作,也不辜负生活。
每个人假日的模样本就没有定数,有人背着行囊去看山河辽阔,在黄山之巅看云海翻涌,在丽江古城听流水潺潺;也有人挤在景区的人潮里,在长长的队伍中叹气,在堵满车的高速上皱眉;还有人宅在家里,抱着手机刷短视频,或是约朋友打一场酣畅的牌。可无论哪种方式,只要心里自在,便是好的。就像我,昨日还和同事朋友在农家乐里品尝美食,围着池塘钓鱼,大家笑着闹着就度过了完美的一天;今日便驱车去了长沙,奔波在工作的路途上。又像此刻,我坐在书桌前写这些文字,摊开的笔记本放在手边,儿子在客厅里和同学玩桥牌,老公在躺椅上玩手机,大家都自得其乐,偶尔传来几句说笑,一切都那么平和。
我想,生活的意义大抵就是这样吧!在烟火气里拾得小确幸,在步履间收获成长,用阳光的心态对待每一段时光。不用羡慕别人的精彩,不用焦虑未来的模样,只需沉浸在当下,享受每一分每一秒,让日子过得充实又满足。这样,无论走多远,回头看时,每一段时光都闪着光,每一个日子都没有被辜负,这便是最好的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