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小天被骗婚,让当年的“插刀教”事件又火了一把。嘴里口口声声喊着兄弟,一出事反而落井下石,李晨杜淳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公愤。有句话叫“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他们因此事再度被舆论攻陷,只能说是活该。
你出钱请客吃饭他必到,他却从来没有请过你。
他失恋了难受了打电话给你,你能陪他聊几个小时,你生病了他连个信息都没有,更别说来探望你。
如果你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朋友,证明你还不懂识人,交朋友应追求质而不是量。有人说多认识成功的人就能很快提升自己,变得牛X。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的朋友杨峰告诉我一个故事。他小时候就听过一句话: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那时候他对这句话似懂非懂,直到多年以后他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杨峰曾经也是个什么都被父母安排好的人,他的父亲是银行高管,连研究生毕业后的工作都给他找好了。可是他并不甘于被控制的人生,大学期间开始创业做时尚品牌电商。班里除了他都是学霸,他的成绩全班倒数,只因为他在研究生期间只干了一件事,创业。
班里当时都把杨峰当作异类,没有人在乎他。他的那些同学大概觉得他会是最没有出息的那个。有些善于擅长经营人脉的同学,经常和班里成绩好的学生做朋友,和导师教授们拉好关系。
杨峰并不在乎,读研究生期间他已经靠创业年入十万了,研究生毕业时,他的年收入已经翻了好几倍。
杨峰知道,班里没有任何一个人算是他的人脉。父亲曾经在他考上大学后嘱咐他:和同学们搞好关系,他们是你将来宝贵的财富和人脉。可是杨峰并没有理会,还是独自经营他的生意,导致最后他的导师都开始担心他会不会找不到工作。
毕业那天,杨峰的导师关切地询问:“你不要太孤僻了,看看你的同学xx都已经找到了在xx的工作,你也要加油啊。”
杨峰很感激导师对他的关心,至少,他是这个班级里唯一真正关心他的。那天,他把自己这几年读研期间创业的事情,他的团队,他的收入,他对将来的发展规划,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导师。
导师听了很惊讶,责怪他为什么不早说。立刻打了个电话给所有能联系到的同学当晚吃饭,听他的经验分享。
后来你们猜发生了什么?
杨峰成为了他们班最优秀的毕业生,也是其他人找得最多的人。他们不叫他的名字,却总称呼他叫杨老板。经常有同学问他能不能介绍点赚钱的渠道,他的导师也称他是最优秀的学生。
毕业后,杨峰时不时会接到同学的电话,问他什么时候组局,请大家吃饭,大家都想看看他的生意做成什么样了。
杨峰从来没有维护过这些人脉,反而他的同学在千方百计的接近他。
这并不是讲这个社会现实,你要不停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有价值,就根本不需要管理你的人脉。你要做好“带头人”而不是“跟随者”,让那些崇拜你的人主动维护和你的关系才是正确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