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是上传下达的存在,也可以说是公司的坚实支柱所在,但很多中层又觉得太累了,稍有不慎领导不满意,下属也不满意,处在这样的奥利奥中间位置,常常是被扭一扭,酸爽只有自己知道,有些人就会萌生退意,要么辞职,要么熬着,也因此很多人一直在中层的位置上,在职业天花板处进退维谷。
曾经有位老同事,在公司兢兢业业干了多年,跻身中层管理岗位,他认为自己有能力,可以很快速地过渡。但部门那些都是老油条了,面对昔日平起平坐的他,不说听话服从,就连表面上的尊重都没有,常常开会的时候给他难堪,领导一看,好不容易提拔起来的,怎么连部门的人都管不了,十分不满意他的表现。他自己呢,在基层待久了,一下子有点难以转变,别说领导同事,就连分配工作也小心翼翼看他们脸色。对于领导交办的事宜常常是自己冥思苦想,自己一个人干到三更半夜,同事们不帮忙还明里暗里讥讽他。领导年终考核的时候有意无意也传递了他不适合在这个岗位的信息,他很是苦恼,告诉领导这些人不服他管,自己也很想干好,又觉得自己没办法解决,事后,他觉得领导一点不都不理解他,也根本不支持他,也不帮他立威,继续留着这没意思。于是第二年年初,他在中层管理岗位上干了不到一年就辞职了,领导也没挽留,再找工作时变得有点高来低不就,为了面子,他最后不得不到一家不如前企业的公司任职,且还是普通岗位。
很显然,这位同事碰到了大部分中层都遇到过的问题。中层管理者的确很难,看起来有着好的职业发展前景,但需要有足够的职场能力才能一往无前。很多高管也都是从中层成长起来的,这些人有着自己的独特个性、不同的为人处事的方法,但都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有大格局。你可以看看自己公司或那些我们熟知的高层,他们心胸宽阔,考虑问题都有长远眼光。
这位老同事只把目光聚焦在了目前,而且是狭隘的与部门同事间的关系,所以在领导看来不堪大任。中层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协调能力,这点做不到,领导就很难觉得你有潜力继续乘风破浪。
01,先是被管理者,然后才是管理者
能进入中层管理者,首先说明你优秀,具备一系列的能力,才会被提拔,这点毋庸置疑,但正是这一点会阻碍很多中层进一步的成长。因为过去的优秀和成长给了他太多的成就和荣誉,以致于有些难以调整心态,很多人在这样的岗位上,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是一个管理者了,有了权利,就应该可以好好地命令其他人了。可是别忘了,首先你对于公司和高层来说是被管理者,这与所有员工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你的责权利发生了变化。这点上,就要求你首先必须完成公司和领导交办的任务,漂亮与否与你的能力考评直接相关。问题处处都有,凡事向领导诉苦又没有解决方案,领导怎么看呢?比如这位同事一再表示自己管不了部门员工,没办法处理,还因此影响了交办的工作,可想而知,结果如何。先放下你的那些过往实力优秀牌匾,踏踏实实地学习如何提升自己作为中层的能力,想公司和领导之所想,解决你的位置要解决的问题,这才是首先要做到的。
02,身为中间层,就要承受得了上下相夹的压力
中层管理说好听了是管理者,不好听就是夹心饼,两头受气。这种压力不能承受的话,还真就一直处在天花板处了。有人受不了就一走了之,有的呢会跟领导拍桌子,有的是跟下属闹得闹得不可开交,上文的同事就是承受不了压力的典型。
曾有个空降中层,很有能力,一腔热情想要大刀阔斧改革,新官上任三把火把部门同事烧得外焦里嫩,把其他合作部门也得罪光了,领导找她谈话,希望她能以公司为重,慢慢来,她一听不干来,请我来不就是要突破的吗,你不仅不支持我,还冷我的场,一拍桌子当天就辞职不干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职场上的老好人在这个位置就很痛苦,谁都不想得罪,领导那里想拿好评,下属那里想得到拥护,总是想用所谓的高情商解决问题,这也难免会让两头不爽。有个朋友就是这样一个人,在领导面前,接到任务时就点头哈腰,好好好,我一定不负众望,好好完成,您放心诸如此类的。转头去到下属那里呢,就会说领导好凶规定必须怎么怎么样,他都为大家争取了,没办法,必须做。反正整个就是他就是个好人,领导再问,他就说同事们已经很辛苦了,日赶夜赶的,完不成他也没辙了,领导也拿他没办法。两头压力都不想承担,到哪都甩锅,不想承担任何责任,最后大家总了他一个”滚刀肉“,领导给他调到管仓库去了,对着一堆东西做好人去吧。
03,要有更高远的境界
前两种情况,其实只要做到一点,就可以避免,也可以让工作顺利展开,那就是用长远眼光看待,有更高点的境界。毕竟每个来到公司的员工都想公司有好的发展,自己才能有好的发展,这一点对于公司、对于员工都是一致的。对于员工来说,把每天自己的分内事干好就是最好的了,但作为中层管理者,首先必须以公司利益为优先,以公司长远战略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工作以及职业发展。
有位研发部的员工,做了中层管理后,公司有到海外进修的机会,但那时研发部几个管理者大家都手头上有重要项目,如果有一个走了,都会有所影响,这位中层与海外进修项目的内容是最接近的,考虑到公司的情况,他主动跟领导说先做好项目,下次有机会再去,同时推荐了他的一个颇有能力的下属去进修。一方面考虑到了公司目前的状况,另一方面又为公司储蓄将来又可用的人才,这让领导对他刮目相看。果不其然,三年后,研发部老总升迁,他也被提拨成了研发部总经理,成立同级管理者中最年轻的人。
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