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岭初见
1、
当年和老公还是同学的时候,一次和他聊起上学时的经历,老公说:“有一回学校让买一本书,可是我找了几个书店都没有,后来没有办法,只能借书抄一遍,我那时还小,写字也慢,后来是我奶奶帮我抄的。”老公的话,让我非常惊讶,奶奶怎么可能会识字,又怎么可能会写字呢?
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是上个世纪20后,和老公的奶奶同龄。那个时候中国内忧外患,长期处于的战乱中,他们没有安定的童年,吃饱饭都成问题,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不会给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而且当时人们的思想具有局限性,识文断字是男人的事,女人就不要学了。我奶奶的爸爸是个私塾先生,在村里很有学问。家里有两个男孩,三个女孩。“女子无才便是德 ”的思想,让他对儿子女儿进行了不同的教育。三个女儿长大成人后,精通各种女红,但是大字不识一个。
所以,在我印象中,爷爷、奶奶级的老人都应该是目不识丁,根本不会看书,更不用说能写字呢?
后来与老公结婚,见到了老公的奶奶,我的老婆婆。这位差一点要被裹脚的老太太,果然如老公所说一般,不但会识文断字,而且年轻时还写得一手好字。和奶奶聊起她识字的过程,老太太感慨颇深。
奶奶小时候,家里也是大户,男孩子们都去上学了,她见到后,也想去,可是爹不让,她很小的时候亲妈就去逝了,后妈有自己的孩子,对待她自然不如自己亲生的孩子好。因此,她的识字就被耽误了,可是她非常的想学,她的爷爷很喜欢她,见她那么想学习,就把她单独叫到身边,写下3个字,告诉她这是什么字,让她在一天之内学会,如果学会了,第二天才会再教她新字。
奶奶不仅好学,而且还性子急。她爷爷刚写完出门,她自己就迫不及待的在那里琢磨、练习,写写画画。不出一个小时,她就已经记住这三个字,并且还会写了。她赶紧跑去告诉爷爷。爷爷乐得直夸她。
那个时候,她爹在外地谋生,不经常回家,所以根本不知道她在学习识字。后来她爹终于回家了,她爷爷对她爹说:这是个聪明的孩子,识字很厉害,还没有好好的教就已经会识不少字了。她爹一听,马上抱起她就往外走,一边走还一边说:“要这么个孩子做什么,女孩子不好好的学女红,净学些没有用的,我去刨个坑,把她埋了,家里不要这样的孩子。”她爷爷一听生气了,好歹从她爹手里把她抢下来。
从此之后,她知道了她爹是真不喜欢识字的女儿。从此以后,她爷爷也不再教她识字了。可是她的好学之心没有熄灭。她自己悄悄的捡起哥哥、弟弟们不用的铅笔头,自己偷偷的学习写字。这个成了她童年时最大的秘密。
解放后,人们的思想在进步,她爹终于不再反对她识字了。她爹写得一手好字,见到女儿这么多年一直默默的坚持识字、写字,终于支持她了,手把手的教她练字。奶奶结婚后,村里搞起了识字班,奶奶一直是识字班的积极分子,当时很多的家庭妇女对学习文化兴趣不大,奶奶还鼓励了好多人,她一直坚持每天读书、读报。
老年后,她和我说起来她最遗憾的事情:“年轻时有一次考试的机会,可是我爹就是不让去,老师来家里叫也不让去。后来,还是校长来找,我爹才勉强同意。但在我去考试之前,我爹说了,考试的时候什么也不能写。到了考试的时候,我真的就什么也不写,连个名字也没有写。我还记得卷子上的题目是《谈成功》,我实在忍不住了,就写了一句话:在成功的大道上,不仅仅有鲜花和掌声,还有洪水猛兽。我以为我写下这句话没有人知道。可谁知道大家都写着名,只有我自己没写名,老师还是知道是我写的。就凭这一句话,老师就知道了我的水平,他一直想让我考学,可是我爹一直不同意。要是让我考的话,说不定我现在会在北京呢。”
遗憾归遗憾,可奶奶还是村里最有文化的老太太。当别的老人聚集在一起家长里短时,奶奶却捧着一本书在看,在家里,甚至在村里,奶奶的见识都是比同龄人高,她说出的话往往都让大家非常的信服。
学习改变了奶奶,她这一生中对学习的劲头一直没有停歇。奶奶的好学也给下一代做出了榜样。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永不停息
2、
还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和我一块报道的小秋,她当时是本科毕业。报道那天,是她男朋友送她来的,聊起来才知道,她男朋友刚刚考入南京的一所大学,上了研究生。当时的考研究生不像现在这样普及。那时大部分人本科毕业之后就参加工作了。我们对于小秋的这个研究生男友还是比较佩服的。
再后来,我们了解的更多了。她俩刚开始是专科同学,后来一起参加专升本考试,小秋考上了本科,可是她的男友却落榜了。在小秋的两年本科学习时间里,她的男友不是回家找工作,而是在小秋的学校附近租了个房子,每天都到学校进行旁听。就这样,他做为旁听生和小秋一起学习了两年。在这两年里,男友自己拿到了成人本科学历,两年后,两人一起参加研究生考试。可惜在这一次考试中,男友考上了,而小秋却没有考入。
我们唏嘘而感慨。既佩服祝福他们,同时也为他们的前景担心。小秋不过是一名普通的中学老师,而她的男友却是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以后,她们还能在一起吗?
在刚工作的那一年里,小秋除了认真的备课、上课之外,她只要有空,就学习,她在准备来年继续参加研究生考试。
工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一年后,小秋也考入了南京的一所大学的研究生,他们俩人又在一起了。
努力,让他们再续缘分。 学习,让他们各自都遇见了最好的自己。
3、
2017年1月3日晚11时,福布斯杂志在其官网上公布了2017年福布斯30岁以下30位俊杰榜单的名单,就职于麻省理工学院的中国学子何江成功入围医疗健康领域30位30岁以下领军人物名单。
1988年,何江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南田坪乡停钟村的一户农民家中,出生和教育都没有任何起跑优势。他的童年和多数人一样,玩具是老家前的毛竹林、山里的山洞、山路中间的小花蛇、灌木丛里成簇的映山红、乌泡子和新生的荆棘尖……他出生那年,村子里才通电;6岁那年,父亲带回一口高压锅,成为整个村子里的稀罕物,一用就是十年。
不出意外的话,何江也会和村子里其它人一样,一辈子待在这个闭塞的村子里,或者随着时代的变迁成年后和其他年轻人一起城打工。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轨迹。
何江的父母虽然是农民,但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理念却一点也不差。在村子里其它的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给老人带,很多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可是何江的父母却一直不愿意外出挣更多的钱,他们一直把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上。
无论白天农活儿干得多累、多苦,何江的父亲都会在睡前给两个儿子讲故事。何江的母亲喜欢陪着两个儿子一起学习。因为不识字,母亲总是要求两个儿子把课本里的故事念给自己听,遇到听不懂的地方,还会跟两个儿子讨论。何江和弟弟都喜欢给母亲"上课"。初三结束,他考上县城最好的高中,第一次走出乡村。后来,他又成为整个县城骄傲,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获得科大本科生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后去哈佛大学硕博连读,哈佛大学生物系博士毕业生。
在哈佛大学2016年的毕业典礼上,来自中国的学生何江,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之一登上毕业典礼演讲台,讲述中国故事。这是哈佛大学给予毕业生的最高荣誉,何江成为第一位享此殊荣的中国学生,与他同台演讲的,还有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学习,让何江登上了人生中更高的舞台。
4、
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每一个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在学习中去寻找更好的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