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傲慢
对“相亲”这件事的态度一直是:
不屑,无法理解,搞不懂,为什么很多人都在投入大量时间来做这个为了结婚而结婚的举动。
——直到,一天晚上,这个想法被180度颠覆了。
那天是圣诞夜的晚上,派对上喝了酒,微醺又莫名地精神振奋与健谈,跟一位朋友聊天,从月上枝头聊到了日光微熹。
朋友是一位长期通过相亲来找对象的姑娘,因为这样那样的性格不合的原因、三观不符的原因、双方父母的原因、谈及婚嫁买房谈不拢的原因等等,诸多种种,至少目前还没有“成功”。
这并不是什么励志的故事,毕竟每一次分手都是一次心酸与失落。
我问:为什么要一直相亲?
她答:因为相亲是非常高效的方式。
她问:如果遇到一个特别适合结婚的对象,但是你感觉不到爱情的浪漫和刺激感,你会选择他吗?我答:可能不会……
她说:那你就还不够务实。
她问:你有找对象的标准吗?
我答:好像没有。
她答:每个人一定都会有标准的。有了标准才好去找啊。例如我的标准,是
精神上的灵魂伴侣,肉体上的情人,生活上的战友和同伴。
当她讲述这三句话的时候,我被震惊了。她的语气,是向往和憧憬的感觉,仿佛她已经看到了那位Mr.Right就在眼前,令她着迷地双眼放光。
我惊讶于,第一次有人如此声情并茂地为我揭露了“相亲”这个词背后的画面。“相亲”就像是探索黑乎乎的山洞,我从来不知,原来山洞通往一个可以由你定义、能够令你无比欣喜的世界,“相亲”并不是探索山洞本身,而是寻找通往向往的生活的一条路。
02. 偏见
——想到一个词:无意识认知偏差
例如,街上有两个人吵架,一个穿着精致仪表堂堂,一个邋里邋遢蓬头垢面,围观的人是不是很容易先入为主地认为,应该是邋遢的那个人惹事。
这就是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的偏见。它源于我们的认知深处。有偏见很正常,重要的是为什么会产生偏见。
如果把“结婚”换成另一个词“目标”,就更加便于理解了。
“相亲”,就如同姑娘说的,只不过一种高效达成“目标”的方式而已。
想我这种强调随缘的人,只是没有选用这种方式罢了——原因可能是对“目标”的渴望没有那么迫切,可能是“目标”不清晰甚至压根没有设置“目标”。
而深究背后,应该就是我对“目标”的无意识偏见。
从来没有好好地、认真地去描述自己对婚姻的定义,只是草草地在这个词汇上面贴了很多不同的标签;也从来没有好好地、认真地设想过如果有个伴儿,希望是什么样子的人,希望是什么样子的状态,只是用随缘作为借口来回避对于不敢和不确定的恐惧。
03. 模式
如果要对比“相亲”和“随缘”这两种模式,那么“相亲”就是明确了目标、并围绕目标展开高效的行动;而“随缘”就是不去定目标、走到哪算哪。
——天呐,如果再把“目标”从“婚姻”换成“事业”,最常见的两种模式,不就是相亲模式和随缘模式吗?
恍然发现,我对人生的两件大事所采用的模式,竟然惊人地相似。
最近觉察到了工作中“目标感弱”这件事,正在拼尽全力地改变这种模式:设立目标只需要尽情描绘出能够让自己心潮澎湃的蓝图就可以了,很简单,却很不容易。需要拼尽全力地克服不知道哪里来的内心障碍,需要拼尽全力地鼓起勇气。
思索到此,顿时对一直努力相亲的人,感到格外钦佩、肃然起敬。
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愿有心人终得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