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思维应对日常事情得心应手,正是如此同时强化了这个思维模式,不过要想富有乐趣的充实生活,就要增加丰富心理活动。
餐厅灯饰的LED小灯坏了,买来新的换上,于是重新光亮起来。这就如同开关一样,打开灯亮,关闭灯灭,机械构造控制着结果。
慢慢我们习惯了这个机械思维模式,而且日常行为中也印证这个模式。比如我们发现小孩子不听话,就会训斥,小孩子会马上表现得服从。
这在心理上就是典型的“刺激—行为”反应模式,也是经典的行为主义理论公式。给出刺激,自然得出反应,这契合机械动作,也深为我们熟悉。
小时候农村干农活,都说“三春不如一秋忙”,秋天忙着收割玉米,豆子,地瓜,还要接着翻耕土地,种上小麦。那个忙乎,只能先收后种,而且有付出就有收货,你忙乎完一块地就完成一块地,人勤地不懒。
这些日常活动也给了我们大脑经验积累,只要忙乎,就有结果,给了刺激,就有反应。
再比如,饿了会找吃的,渴了就找喝的,困了就要睡一觉,累了也得歇一歇,自然的有了外在刺激,就会产生行为反应,这也是机械思维源泉。
再看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的名言,“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人,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乞丐和盗贼。”这里的理论基础就是刺激—反应模式。
因此,我们可以说机械思维建立在因果先后体验上,同时支配思维就是“刺激—反应”模式。
可能小刺激大反应,比如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给点阳光就灿烂。也可能大刺激小反应,比如脸皮厚过城墙屡教不改,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问题是,遇到困惑时候,我们心理反应可不是这样简单,或者说看似反应很简单,或者很迅速,然而中间经历了复杂生化心理反应,比如冷静从容后面是心智成熟的思辨。
因此,我们的真实心理反应是这样的,“刺激—心理活动—反应”,看似呈现出来的是反应,其实心里对于刺激经历了看不见的活动。
换做机械工具也可以理解,比如现在小麦联合收割机,玉米收割机,看似只要开动机器,就能收获粮食,中间还是机械零部件运动的结果,出了差错照样搞砸事情。
心理活动也是如此,接受外在刺激后,没有人会无动于衷,机械输出固定结果,一定会内心掀起波澜,只不过微波荡漾还是波浪滔天区别。
比如助人为乐这件事,遇到同事朋友开口向你求助,你会如何办?
机械思维模式的人,就是刺激—反应模式,求助—满口答应或一口拒绝。警觉机械思维的人,则是求助—?—行为。
这里的问号就是心理活动,具体会经历三个过程:解释、责任、能力。
收到求助信号后,首先会解释这是什么事情,给个啥样定义,搞明白是什么很重要,这就是知觉。
而后会结合记忆,思考这是自己职责范围事情吗,是否需要承担责任,这就是记忆的使用。
最后确定承担责任,就要考虑自己能力水平,可否达到要求,尽量量力而行,当然也会认为不是责任范围或者无能为力,无论如何会给出判断结论。这就是思维。
因此,机械思维忽略了中间三步骤:知觉、记忆和思维。这容易导致反应过度或者不足。足够好的思维模式是:觉察刺激—解释、责任、能力—做出反应。
机械思维应对日常事情得心应手,正是如此同时强化了这个思维模式,不过要想富有乐趣的充实生活,就要增加丰富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