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宅在家里不快乐的每一天,每个给我提供哪怕一点点快乐的,都是天使在人间。
片荒的飘,最近就在后台,频繁收到了飘粉cue一部剧。
《下一站是幸福》。
在微博上刷了几个剪辑,不错,笑点密集,又不俗辣。
比如最近的#贺灿阳房子塌了#。
——作为一个“姐控”,自己的龙凤胎姐姐和自己的学生好上了。这房子,真的塌得毫不心软。
一起来感受一下贺灿阳的悲伤。
贺灿阳:你俩那什么了没?
元宋:什么?
贺灿阳:
哈哈哈哈哈哈。
玩梗玩得这么6的国产剧,难得。
是什么剧?
没错,飘说的是那部,少见的,能让观众评价为“高级”的国产都市情感剧——
《下一站是幸福》
《下一站是幸福》讲了什么故事?
一言蔽之,一个32岁职场女性的恋爱故事。
主线,还是姐弟恋,就是最近频繁被cue的,宋茜x宋威龙。
不是多么新鲜的题材。但一次次的成功案例证明——
好故事,拼的哪是题材的清奇?而是耕耘题材的能力。
32岁的装饰公司行政主管,贺繁星(宋茜 饰),是一个不求合适,不执着于结婚,只求喜欢,渴望恋爱的“资深少女”。
哪怕,和她同龄,甚至比她小的,都已经在考虑所谓的“现实问题”。
怀着这种不被大多数成年人理解的期冀,她遇到了22岁的实习生,元宋(宋威龙 饰)。
两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然后在某次独处的契机下,逐渐发展成为恋人。
所以这是什么姐弟恋玛丽苏吗?
还真不是。
贺繁星“资深少女”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结合过现实,经过了独立思考的选择。
自洽的逻辑,让嘲笑她天真的“大多数”,无言以对。
因为角色说话做事都过了脑,所以这剧的甜,也甜得耐看。
恋爱题材的剧,不甜哪像话啊,你说是吧?
但这剧的甜,甜得让成年人信服。
强吻的经典场面,作为恋爱剧,必须有啊。
但,不是暴力霸总。
至少人家懂得,要先护住女方的头,才是成年人的基本素质,否则就是恃爱行凶了。
然而,这剧的甜,甜得足够撩人,不止是因为节奏良好、细节到位。
而是,它细腻、生活化地展示了,真实恋爱中的某些面相。
比如,第九集,围绕着“和无关紧要的异性单独出去,要不要和对象讲?”这一问题展开。
元宋误以为贺繁星和男二有一腿,并且瞒着他。
他让贺繁星设想自己和学妹单独出去,却不告诉她,她会怎么想。
结果,被贺繁星一句“我相信你”,活活噎死。
这又引发了另一个问题——
对象不吃醋,到底是相信我,还是不在乎我?
这大概是每对刚在一起的恋人,都会遇到的心结。
两个人各有自己的逻辑,一个咬死“信任”、一个咬死“在乎”。
见气氛僵持不下,贺繁星主动哄,结果用词用错,词不达意。
想法不同的分歧,却被定性为幼稚,这就触碰了姐弟恋中,男方的敏感雷区。
结果,元宋撂下一句:那就算了。不欢而散。
贺繁星以为恋情完蛋,坐在江边给自己做心理建设。
这种上一秒还和自己讲好道理:拥有过就好;下一秒,环顾四周都是和他的回忆,决堤崩溃的感觉。
谁没有体会过?
而,谁没有期待过,下一秒抬头,对方就会在你面前。
帮你擦眼泪,和你认错,和你沟通。
如果说误会,是恋爱中的常见事件。
那么沟通,就是每对情侣都要修的必修课。
因为每次成功的沟通,都是感情升级的经验礼包。
《下一站是幸福》的甜,为什么感知更细腻、有真实的质感?
因为,它的甜,是两个成年人在恋爱。
是体现在恋爱中的两个人,怎么有理有据地达成更深的羁绊上的。
甜得言之有物,甜,才不仅是刺激感官的一次性用品。
而是一种,成年人面对不甚完美、纷乱嘈杂的现实,仍能甘之如饴的乐观和智慧。
就像女主角贺繁星,作为32岁的“大龄少女”,就算她再怎么通透坚强,也不可避免地,会承受舆论压力。
对于和元宋的姐弟恋,她一开始是忌惮、想得到周围人的认可。
到后来,仔细思考、引导自我,慢慢突破自己的魔障,一步步迈向元宋。
普通人之所以是普通人呢
是因为他们属于大多数
没有办法认同少数人的人生
太执着于得到别人的认同
这既为难了别人
也为难了自己
会成长的角色,其实比一出场就无敌满级的榜样角色,更好看、更耐看。
因为在理解他们的挫败、怯懦和成长的过程中,观众会得到更余味悠长的思考和共鸣。
飘飘写过的都市剧,算起来也很多了。
国内都市剧,为什么总是比古代剧,难出好故事?
原因之一就是,古代剧背景悬浮,都市剧背景落实。
但在国内,能用平常心看待现实世界的都市剧,不多。
《下一站是幸福》,算是罕见的一个。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它是罕见的,不妖魔化职场人际关系的都市剧——
同事之间,有调侃、有细小的矛盾、冲突。
但更多的,还是合作、相处和理解。
毕竟大家上班的地方是企业,又不是后宫。
贺繁星和同事之间有矛盾。
表达能力完备的成年人之间产生了误会,为什么不能用和平沟通去化解?
其他配角也是。
30+女性的父母不一定都是催婚党,也可能有能体恤女儿的明白人。
女主的情敌不一定是绿茶,也有可能是一个爽肤水被舍友偷用,却从来不计较的小可爱。
《下一站是幸福》这样的都市剧,就是想告诉我们,中国社会,不尽是奇葩同事、封建家长。
而,也正是这样,不将自己的一隅之见强行对人洗脑的戏。
才能把“金句”,说得不鸡汤也不毒鸡汤。
而是智慧,独到,体现个体的思想。
提到恋爱年龄问题,女主也一针见血地戳中了国内社会的年龄偏见——
一般男人找个小十岁的女人
所有人都只会谴责女人
女人找个小十岁的男人
大多数人也只会谴责女人
女主拎得清,但和自己老妈相比,吐槽功力还是不够。
女主的老妈,那才是是吐槽之神。
吐槽社会上动不动给女性贴拜金标签,老妈说——
什么拜金拜金的 真难听啊
好好养大的姑娘
想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错了?
那麻雀要下蛋 还要垒个窝呢吧?
吐槽邻居大妈用结婚生娃拴住男人的观念,老妈一脸迷惑——
还拴住?
这是人,又不是牛
虽然为女儿的姻缘操心。
但听说贺繁星的对象,想和她“保密恋爱”时,老妈当即就让女儿把他送回垃圾厂。
谁给你介绍的
垃圾就该待在垃圾厂
他跑出来成精啊
为什么要保密
那不就是想找一个
见不得光的情人嘛
这年头,关门会恋爱,男女主不死板;开门接地气,每个小角色都是社会上常见的活面孔的都市剧,真的不多了。
这戏讲好了这两点,就坏不到哪儿去。
其实恋爱,一直都是都市剧的一个好题材。
尤其是,面对女性的都市剧。
女性天生多元多样、比男性更敏感的情感维度,使她们不满足于顺眼、恋爱、结婚,这样硬性的三点一线模式。
但,与丰沛的精神世界相反的现实是——
在东亚文化的背景下,女性承受情感欲望上的束缚和打压,远比男性更高。
两相落差,使得大多女性乐意在一些情感题材的作品中放飞梦想。
但,放眼国内都市剧,面对“恋爱”这么一个好题材,联想到的东西,却惊人地单一浮浅——
只有甜,只有撒糖。
所以,甜甜软软的小甜剧盛行。
但,别把女性当成小孩子,在爱情这个问题上,靠给糖就能满足。
有情怀的恋爱剧,会通过甜,进一步去关怀它的受众,女性。
也会进一步去展示,爱情中更多具体的问题和面相。
看看那些被封为神甜剧的戏——
《我可能不会爱你》甜吗?
甜,但甜得让人感同身受。
这不仅是因为,李大仁和程又青的爱情足够神仙。
代入感强的原因其实在于,整个故事,就是通过李大仁这个竹马视角,去关注一个倔强的女生的成长轨迹。
编剧有多了解女生?从很多细节,都能看出来。
程又青公司里的设计师以17岁少女为受众,设计了一双芭蕾款的单鞋。
程又青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十七岁少女的梦想,应该不是一双芭蕾舞鞋,小学生才是。
还有《我叫金三顺》,是90后的共同回忆。
很多人甚至一刷再刷,看懂了很多小时候没看懂的深意。
小时候一直把它当成一个王子眼瞎看上丑小鸭的玛丽苏故事。
长大才知道,这是一个试图去理解爱情的懦弱自私的残酷故事。
里面有太多名场面,在试图点醒,我们对爱情残酷性的理解。
比如三石承认自己爱上三顺,和熙真分手的桥段。
熙真冷言说,东西一开始会闪闪发光,随着事件流逝就渐渐暗淡了。你以前也爱我,你现在对金三顺也是。
而三石的回复,有多残酷冷峻——
人们都知道有一天会死,还不是在过日子?
飘飘永远都记得,小时候看着电视里360P的国语配音版《我叫金三顺》。
对主题曲的一句歌词,尤其记忆深刻——
爱情不止玫瑰花,还有不安的惩罚。
国产都市剧的爱情,早就不该,只懂得画玫瑰了。
也是该,带着探讨的态度,去正视爱情里某些具体的问题。
即使,是疼痛的。
而《下一站是幸福》,其实正是这样一个在幸福终点前,展示给你沿路苦涩、烦恼、压力、纠缠的好戏。
除了深挖相亲、办公室恋爱,这些听听就感觉麻烦的字眼。
它还道破太多真相。
像暗恋告白失败,为什么不能再做朋友——
我不能把刀子递给你
所谓玩笑式的“大龄剩女”一词,背后的冒犯和狭隘,也被它戳破——
那些谈及恋爱,就急吼吼地加糖加奶……
谈及女性,就在人生低谷刷一下出现两个打底、多了不拘的备胎男帮“大女主”打怪刷级的国产恋爱剧……
对成年女性的恋爱品位强行低幼化的行为,是时候该消停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