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表哥典礼,招待亲戚,我们一家全上去吃饭。早上,亲戚们来的少,人也就少,我们上去的时候,院子里只有十来个人,都是他们本家自己的人。我盛了一碗饭,在墙角找了一条长凳坐了下来。
前方十米左右,有一棵苹果树,树上已是光秃秃的了,偶有几片残留的叶子,也似上天的弃儿,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苹果树下拴着一只小狗,这狗我认识,每次去,都会逗它,也许因为这个,它好像就认识了我,见我端着饭碗,便直直的盯着我。我一看它,它就摇尾巴,向我示好;我不看它,它便“哼哼”直叫,引我注意;再一看它,它立刻又摇起尾巴。
我夹起一根粉条,向前扔去,狗的目光也随着粉条一起落地。只是,它想去吃粉条时,却被绳子牢牢的拽住了,任它怎么努力都挣不脱。我想,它一定恨死那条绳子了吧?只是,它再恨,又有什么用?
谁让它是一只狗呢,而且还是那么弱小。
中午吃饭的时候,人多了,院子里挤不下,有的便出了大门,站在路上,有的就上了晒棚,坐在墙头。我盛了饭,也上了晒棚。
人一多,便热闹,尤其是有了几个小孩子,更是热闹。似乎大人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给小孩子听的,即便不是说给小孩子,说给了别的大人,也多半是说小孩子的事。
我就在想,若没有小孩子,大人的生活该是多么的枯燥乏味啊!
可是,一碗饭没吃完,我就看出了一些问题。我发现,有些大人对小孩子的爱护,似乎有点过了。比如,一个小孩子在晒棚上跑着玩,恁大的晒棚,跑跑怎么了,可是,作母亲的总要使劲的拉着小孩子的手,生怕磕了碰了。这是一种溺爱。
还发现,有些大人,对小孩子,与溺爱正好相反。比如,一个小孩子,调皮,拿着两根木棍,在院子里跑。大人看见,顿时生怒,气不打一处来,指着孩子便骂:“你给我滚!滚得远远儿的!别让我看见你!”小孩子不听,仍拿着棍子跑来跑去。大人更火了:“把棍儿给我扔了!不扔,我叫公安局把你捉走!”虽然没有动手,却也是一种虐待,一种语言虐待。
小孩啊小孩,为何总是让人欢喜让人忧?!
可是,小孩啊小孩,又是多么的无辜!
想起我自己,小时候,不也是一样吗?
出于对我们的爱护,母亲总是不让我们乱跑,总想牢牢的抓在手心,稍有不轨,便是言语恐吓,甚至荆条抽打。这样时间长了,便产生了一种心理定势,就算母亲早已不再打骂,也依然改变不了。这种心理定势,总让我不敢放开手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明明自己很想去做,却总觉得,在某个地方,有一双眼睛紧紧的盯着我,还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会拉住我,不让我放手去做。
眼前的这些小孩子,长大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呢?
我似乎又看到了我走过的那条路……
文|路雨飞飞(09年冬,写于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