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真大,落在干燥的地面,扬起白色的烟。
行人撑在头顶的雨伞,在这样的雨水中,竟然开始失去伞骨支撑的身体,向内凹陷。不知道躲在的人是不是会因此抱怨商家几句。
分割开的细小湖泊,因为有了外来水源的资助,连成一大片,其中飘过几只迷路的蛙,呱呱叫个不停。
我搬来一张椅子,放在窗边,打开窗户,看一场雨中万物最后的挣扎。
平常慢悠悠溜达的鸟儿,并没有离开驻守的前线,四只爪子仍然紧紧靠在一块,丝毫不畏惧头上的风雨。它们的眼睛骨碌碌转着,不是在看雨和风,就是在警惕身下路过的人。
它们也有自己温暖的家,就在屋檐下,用爱心搭建的,可以容纳三四代的子女。不过他们并没有在下雨的时候躲回去,而是愿意站在雨水中接受着它的洗礼。是为了不对其他同伴造成影响?我抬头看着它们,想不出来答案。
也有一些不知名的鸟儿,躲进树叶营造狭小的避雨空间。雨水清洗叶子上面的灰尘,它们就站在里面,等待绿意再次铺开的时候。等到那时,它们开始在枝间跳跃时,恐怕会歪着小脑袋。
偶尔听到大量啪啪破碎的声音,那时已经购买了学区房的小动物,趁着有雨的季节出来打扫房间。因为外来的人嫉妒它们卓越的眼光,所以毫不留情地踩了下去。
丢失了性命的它们,也不会因此就停下外出淋雨的步伐,仍然带着十分的勇气,来和雨水做一个亲密接触。
它们的房子很小,仍然怀着和自然亲密接触得勇气。我们得房子很大,下雨的时候却不敢出门。
只有那些无知的生命在做一场无知的运动,关于这片泛起水花的雨中世界。
2
躲雨的地方过去寻找寻找,现在想不看到都难。
圆圆的小亭子,屹立在一片雾气弥漫的雨水中。亭子顶部时用彩色玻璃搭建的,淡淡的紫红色,深深的暗绿色的小花。亭子的四个柱子雕刻着祈福的先辈。焚香磕头,沐浴更衣,谁能说他们的祈祷没有用?
这样的避雨亭原先建立在田野中,为得是让出行的人得到一时庇护。人们活动的范围扩大了,亭子就只能变成一处圣地,关于拍照打卡。
我过去因为陪好友一块游玩,在这个小亭子周围散步。亭子对面修建了一处操场,是专门用来给学生放松一下的。雨大起来,操场的入口又上了锁,我们只好躲进了这个亭子中。
亭子前面修了一条装饰精美的长廊,墙壁挂着各种各样网络红人的相片。相片前面站着不因天气消减热情的相机。人很吵,笑容很好,等到结果的出炉,又会是一片其乐融融的样子。
原来记忆中驻扎在亭檐下面的几只鸟,现在是一个藏身的痕迹也看不到了。只有打扫干净的玻璃,上面印着一些不知名字的天外来客。
所有的自然景色,随着时间流逝,大概都会被人工所取代,换上一个新的身份,叫做电子生物。
我推着朋友的后背,想要离开这个热闹的世外桃源,哪怕是淋一身的雨。他只是抬头看了一眼正在拍照得人群,又转身看了一眼正在弥漫的雾气,这才从包中取出避水的神器。
念动口诀,做出手势,一块容纳两人通行的无雨空间就出现在眼前。我和他并排走着,是一点儿雨水也感觉不到。
此等宝物我怎么想不起来它的名字?我轻声问道。
朋友幽幽长叹一声,它采自十亩方塘,取名碧水荷,俗称,伞。
我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