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 ,今天的我也如世间万物的自然生长一样,平平常常,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一年365天,又有多少日子是这样,在平淡中度过的?当然很多很多。
五点半的闹铃准时响起,睁开睡意朦胧的双眼,一如既往的拉开窗帘望向窗外,今天的天色比昨天又暗了些:最难熬的冬三月已悄悄向我靠近……我在心底里默念着。
不能迟疑,马上起身,洗漱完毕,穿戴整齐,没有忘记为孩子沏上一杯暖暖的蜂蜜水,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匆匆打开门,走下四楼,坐上自家的轿车奔赴下一个站点。今年很幸福,我的好同学,美丽的李老师去我们学校交流,正好跟我一路。无所不晓,能言善辩的她一路上滔滔不绝,她的直言不讳带给了我每天不断的笑声,消除了我的困意!
常常意犹未尽的聊天还没有结束,我们就到达了每天的班车地点,匆匆下车又匆匆上车。同事几个聊聊家常,不知不觉班车就已经开进了秋意渐浓的校园。
走进食堂,安安静静的吃完丰盛的早点,携手走进“日”字形的教学楼,走向我的班级。班里许多孩子已经来了,他们也忙碌着:打扫卫生的、交作业的、安静的读书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井然有序。
今天的课堂上,我带领孩子们走进了送别诗。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首唐代诗人的佳作,两首都表现和友人依依惜别之情的古诗。因为这两首诗孩子们早在三年级时就已经背会了,所以我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对比着读古诗,寻找两首古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孩子们的潜能真的是无限的,他们的发现与众不同,也激起了我的灵感,随即让他们写一写自己眼中所看到的两首诗不同的环境描写,一幅幅性格各异,又充满着诗情画意的画面展现了我的眼前,想象真的可以让孩子们飞起来,哪怕是枯燥的古诗学习。
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一节课,举行了上周布置的讲解“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导游词的小导游比拼。上周四的课上完成的这篇导游词,今天上午我才匆匆判出来,中午发到了孩子们的手中,让他们自己利用课间时间互相读读,简单修改一下,组内选出最好的一篇,下午课上脱稿为同学们讲解。本来我觉得时间短,想再给他们一晚上的时间,明天再进行的。可是当我走进教室,孩子们早已准备好了自己的导游词,都跃跃欲试,用期待的眼睛看着我,便按照原计划进行吧!出乎我的意料,每组选出的“小导游”都精神抖擞,没有一个拿着稿子的,虽然有的孩子还不是很流利,但看着他们个个手拿自制的小话筒,一本正经的讲解的认真样子,忍俊不禁的同时又暗自窃喜:我的孩子们真的长大了!“长辫子老师”的课堂让他们回味无穷,每个导游讲解后还有提问环节呢,一问一答,自然流畅,平平常常中透着精彩!
遗憾的是,我没有为孩子们拍下这真实的一幕幕,只能用这含苞待放的花儿来表达我波澜不惊的心情了!与孩子们相约,几天后再进行一次,让更多的孩子得到展示的机会。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和孩子们游览“我国世界文化遗产”还意犹未尽呢,我又匆匆踏上了回家的路。此时,天空已经暗淡了许多,搭上同事的车,奔向家的方向。今天路上的车格外多,回家的路也好长好长,无暇顾及家乡美丽的夜景,只想着早点到家准备晚餐,上高三的儿子放学后一定饥肠辘辘了!
顶着星星上班,又顶着星星回到家,没有片刻休息,两菜一汤摆上饭桌,这时电话响起:“吃完饭了?”电话那头是老妈的问候,下意识的看了一下时间:8:02分,“刚做熟,正准备吃呢,没事先撂吧……”电话那头老妈说的什么早已不记得了。没有空暇聊天的我们,一家三口在饭桌上聊了几句,又匆匆干各自的事情去了。
平平常常的一天就这样结束了。听着外面淅淅沥沥的秋雨声,看着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期盼明天是个好天气!
如果前面有阴影,别怕,相信你的背后会有阳光;如果被困于黑暗,别急,相信很快会浮现那温柔的霞光;如果你遭受挫折,别恼,请平静地接受它,挫而知之是我坚信的朴素真理。
平平常常的一天,真的平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