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这十年的光阴,就像电影镜头般纷至沓来,有一地鸡毛的争吵,有沟沟坎坎的逆境,还有欢声笑语的尽兴。时间就像一条河流,时而平缓,时而湍急,载着我们顺流而下,奔向远方。
如果把婚姻比做另一所大学,我想在这所大学里,我进一步绘制和修订了自己的人生地图,建立起自我的信念和价值观。我学会了最受用的三堂课。
我婚后的第一堂课,是人与人之间的礼节
礼节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通行证。但在起初,我觉得不适应也不以为然。我曾觉得在这样的新年代,要尽量减少繁文缛节,特别是家人之间,以节省彼此的时间。比如家人之间这样的点滴小事:见到长辈一定要打招呼;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小辈们要喊没有到位的长辈吃饭;到了饭点,如果有人还没上桌,大家默认是等待那个人上桌后再一起吃饭等等。
可在多年的婚姻磨合中,我发现我的孩子被教育的彬彬有礼。女儿小时候逢人便打招呼,脸上总是一副乐呵的表情。我也发现老公的家人之间相处的十分和睦,大家以礼相待,互相帮衬,在稳定中发展着小家庭的事业。
管仲曾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反过来也许更合理,知礼节而仓廪实,知荣辱而衣食足。
据我观察,我嫁过去的这个小村庄,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相比我原生家庭的所在地,年轻人的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都非常强。读了书在外打拼的,无论是在企业,亦或在政府事业单位,大部分是单位的顶梁柱,中坚力量。每年春节拜年吃饭,大家一起喝茶聊天的时候,似乎形成政企两片天的格局。下一代成才,上一代也喜笑颜开得忙活着自己的农活或者去城里帮忙带娃。
婚姻的第二堂课是尊老爱幼,行大于言
我们总说尊老爱幼,其实真正做到的时候确实不多。
每年春节,婆婆都会去探望他的两个母亲。婆婆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母,一个是养母。在她十二岁的时候,生母因为太穷无法养育那么多孩子而把她卖到了养母那里。
养母家里孩子也多,婆婆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早起做饭,烧菜,洗衣等,照顾弟妹,无比辛苦。
在我看来,也许他养母对她并不好,他的生母也不见得好,因为把她给卖了。如果是我,对这样的母亲应该没有爱吧。可是婆婆用他的实际行动表现了他对长辈无条件的孝顺。每年春节或者重大节日,他都要给他们打电话,带着礼物去看他们,也时常惦记着他们的身体。百善孝为先在她身上有了最好的行动。
对于小辈们,她总记得谁谁谁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每次外甥或外甥女过来玩,她都会不辞劳苦给他们做好吃的。我的两个孩子是她帮我带的。她对孩子的爱体现在无条件的关爱和细心的照顾上,尽管有时候看上去是溺爱。
不得不说,以她为榜样,用实际行动传达对长辈的孝顺和对小辈的关爱,子女们也纷纷效仿,各个家庭成员之间真正建立起爱的联结。
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面,我时时刻刻感受到一个爱的支持系统。
婚姻第三堂课:爱自己也要爱别人
十年的婚姻生活让我学会了婚姻的本质在于彼此相互独立又互相信赖。如果不能很好的爱自己又何来力量去爱别人。只有爱自己又爱别人才能更好的经营自己,经营婚姻。
在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自我的认识是不清晰的。作为一个妻子,媳妇和女儿以及天真的小我,这几个角色经常发生打架。而我也没有很好的方式让他们保持平衡。经历了生活的林林种种后,而今,我学会的是在不同的场合其实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这个时候,积极的融入和扮演当下那个角色,其他角色都让位,才能更好的保持生活的和谐平衡。而婚姻关系是一切关系的基础,是家庭里最重要的关系。
我学会了爱的语言,懂得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爱的语言。丈夫表达爱的方式是通过积极的行动。而我的爱的语言是赞美的言辞。那么我就要在平时的沟通中多留意他用默默的行动付出的爱,多关心他,赞美他。婚姻是相濡以沫,是同舟共济。
在《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里,有关于人生地图的诠释。
作者提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张自己的人生地图。这张地图是根据我们对现实的理解和认知绘制而成的。
凭着这张地图,我们能了解人生的地形,地貌和沟壑,指引自己的道路。既然这张地图是基于我们对现实的理解和认知,那我们就不仅仅要绘制出地图,还要在一生中不断的修订地图,让它突破狭小、模糊、粗略和肤浅的限制,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如果说我原来的人生地图里独独只有一个我和寥寥无几不清晰的一些影像。在婚姻十年这所大学里,我的收获和感悟是如此之多,爱是联结,是互助,是爱自己也是爱别人。
2018这个本命年,我会继续努力绘制和修订人生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