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节,我们谈到叙事世界观里很重要的一个理念:“把人和问题分开!人不是问题!问题本身才是问题!”当我们问一个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的人:“你说那个“阴晴不定”让你很烦躁,它跟你在一起有多久了呢?什么时候它比较容易找上你?有哪些信号可以帮助你辨识出它就要来了呢?”这样的表达方式跟人们惯常的讨论问题的方式差异很大。
通常的方式会是:“你感觉到烦躁有多久了?最烦躁的时候有什么状况?如果你烦躁的时候有人在旁边你会怎样?” 对后者来说,问题还是被定义在这个人的身上,他会感觉到烦躁是他的一个问题。但是当我们透过外化的拟人化语言把人和问题分开,把问题当做一个有独立生命和有历史的个体,就有更大的机会和当事人一起用合作的方式面对问题。
在叙事疗法中,这样的方法叫做“外化”。
怀特是这样描述外化的,他将外化视为“鼓励人们将问题和受到压迫的经验客体化、拟人化的一种治疗方法”。
分享一个故事。
一个高二的美术艺考女生因为疫情期间不上网课,作息颠倒,复课后文化成绩和画画水平下滑都很严重,压力太大状态非常糟糕来访。她谈到她整天几乎都感到很烦,慢慢地就经常心慌喘不过气。
我们把这个“烦”外化出来,发现“烦”想干的事情就是让她“想很多”,不专注,注意力狭窄地去看优秀的朋友,不能分清任务的轻重缓急,总感觉事情多、时间不够。我们接下来识别出“烦”要来的信号是:出汗、感到焦虑和注意力不集中。并且发现一旦“烦”来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想很多”,“想很多”里面理想和现实的差距部分会让自己更加沦陷在负面情绪里。
我们达成共识“烦”通常来得措手不及,但是如果可以阻断“烦”之后的那个“想很多”,情况至少不会持续恶化。这个时候,她开发出来了自己独特的策略清单:
l 对“烦”叫停
l 深呼吸放松
l 转移注意力比如:记笔记、刚上课就开始认真听讲、把座位调整到1-3排、做5-10分钟的小练习、画画2-3分钟、整理书桌让书桌看起来空一些。
l 再加上避免“理想化”的影响,尽量不去“想很多”。
这里,我们透过外化的对话,让孩子拥有更好的能量来面对问题的挑战,让她愿意合作,去运用自己的经验解决问题。面对问题,她是主人和专家,发展出自己的目标和行动计划,这是如果不是她自己,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在她的生命里创造出来的美好期待。
这是一个外化对话的例子。结合我们的第一节的内容,我们会发现治疗师在治疗的过程中,保持一颗好奇的不带预设的心非常重要,或者也可以说是“带着尊重的好奇”这样的一个工作姿态,因为这让我们不会有过多先入为主的假设,有助于陪伴来访者去探索问题以及问题带来的影响,并且如何行动可以减轻问题的影响,这才有了一个可以去发展外化对话的基础。
这样的一颗心来自于叙事的世界观,是对话中的一种态度和导向,并影响人们对语言的使用,从“你总是这样懒!”变成“那个“懒”都给你带来哪些影响呢?都是你不喜欢的影响吗?”这让许多叙事对话得以继续发展,所以外化不单只是一种技巧或技术,它让人们拥有一种态度和位置,在后结构主义的架构下支持人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生活。
“与外化相对的概念是内化,内化的一个很简单的解释是尝试去看一个人内在的问题是什么?一个人的内在有什么样的特质和人格?和外化相比,内化最大的问题是把人困在问题故事里,什么叫做问题故事呢?问题故事通常是我们自己看待困境,向别人倾诉或听别人讲述时浮现的第一故事,带着问题的人很容易被认为是“情商不高”、“爱惹是生非”、“总是破坏关系”、 “不正常”、“有病”等等,他们被贴上各种各样的问题标签,这不仅影响了他们如何看待自己,也影响了他们的人际关系和发展。
外化则让人从问题故事中离开,找出生活中的支线故事,协助人从问题故事对他的影响中脱身出来,创造自我认同的故事,创造改变的空间。支线故事的概念也是叙事疗法中的重要概念之一,通过对故事的讲述和再讲述,回溯生命历史中的特殊意义事件,Martin在这本书的75-76页上罗列了很多可能让这些特殊意义事件浮现的线索,帮助我们离开问题故事,进入支线故事。”
关于外化和内化的差异我发了一个附件在文字稿末尾,供大家进一步学习参考。
2
我们理解了外化的概念,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态度,那么具体来说我们如何做外化呢?这里我们一起来看看和外化有关的叙事地图,其实是两个地图,就像Martin在书中所说的,一个是对于问题的外化地图,另一个是对于技能、特殊意义经验或价值的外化地图,我以问题的外化地图为例。
第一步,
首先是给问题命名,咨询师运用“外化”的对话,将问题与人分开,并为之命名。这样细致的语言运用,将使得来访者开始体验到问题来自外在,外化的对话为来访者创造更多的空间,让自责和羞耻的影响得以减轻。外化的命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l 第一种是从来访者的语言里面直接摘取:比如
- 来访者说:“在乎我的人都劝我离开他,我也知道我应该离开他,我也用了很多方法让自己离开,但就是难以离开!”
- 咨询师会问:“这个“难以离开”是你第一次经历吗?如果是的话,有没有任何一个小的瞬间你感觉到它离你距离要远一些?或者说几乎就要可以离开了”, 用这样的问题把“难以离开”这个问题单独分离出来。
l 第二种是先重述来访者所讲述的话,再跟他去确认用他说的语言来做某个命名是可以的吗?
- 比如咨询师在治疗时重复来访者的话,“你刚才说你的孩子陪着你跑了很多医院,看了很多医生,都没有减轻你的头痛,时间长了孩子还有些不耐烦,你很大的烦恼是怀疑自己的毛病没能被确诊好,也生气孩子们的不理解对吗?
- 来访者说:“是这样的!”
- 咨询师再跟来访者确认,哪个问题更显著一些,比如咨询师问来访者:“那这个“怀疑”和“生气”哪个对你影响更大呢?”
l 第三种是谈自己听到的,理解到的,给出一些命名的选择,并和来访者确认。
有时来访者并不能清晰地用语言界定“问题”,咨询师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对话来尝试支持TA去找到,或者提供几个可能的选项。
- 比如“我听到你讲这些心情,不知道用哪个词可以比较精准地表达这个感觉,是失望?后悔?绝望?哪个比较贴切一些呢?还是你有更合适的表达?”
l 第四种给出对话中已经有的命名或者第三项里的命名,询问来访者如果把某两个问题合并在一起,来访者会怎样命名
- 比如:“我们谈到了那个“胡思乱想”,还有那个“否定自己”,你觉得有没有可能把他们合并在一起有一个新的命名呢?”
- “可以的,就是“想太多”吧!”
l 第五种是运用绘画、玩偶、沙具和其他媒介进行外化的命名
举个例子,一个同学从初一入学开始就有一些学习困难,并且越来越严重。过去一直很讨厌两个家伙:“听不懂”和“考不好”,完全没有办法!到了初三就只有上课睡觉、不听不学,到后来这样也没有办法心里舒服,就只有自己伤害自己,可是也解决不了现实的麻烦啊!
我们用一个玩偶代表“听不懂”,另一个玩偶代表“考不好”,发现其实还有另外三个家伙:“部分没有听课”、“做不起题”、“初二学业难度增高”,这意味着我们有机会去发展一些可能的支线故事,因为“听不懂”并不是全部听不懂,“考不好”也忽略了有几次有进步的考试,“部分没有听课”遮盖了“好好听课的时候可以听懂”等等。我们尝试用玩偶展开对话和发展策略。接下里的一周,数学课“部分没有听课”没有来捣乱,数学月考就进步了。
第二步、
开展相互影响的对话
首先是探索问题的影响,透过给问题命名,咨询师得以勾勒出问题对来访者的影响,进一步将人和问题分开,在这个过程中,来访者充分体验问题控制他给他带来的代价。
l 这个“愤怒”会怎样影响你看待你自己?
l 这个“阴晴不定”如何影响你的工作和生活?
l 这个“经常的怀疑”怎样影响你和其他人的关系?
这个探索可以深入到方方面面,比如他们的心情和感受、他们的心灵、他们的想法、日常生活、社交、工作、关系、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自己不同角色的看法。
然后是询问来访者对问题施加的影响。在开展相互影响的对话时,怀特谈及的“拟人化”对外化有着突出的贡献。
l 比如问题的诡计、策略、方法、意图、计划是什么?
l 它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它的愿望、渴求是什么?
l 它的恐惧和担忧又是什么?
l 它尝试想要夸大或者令你相信的谎言是什么?
l 它和什么样的主流论述站在一起?
l 谁是它的盟友?
通过高度启动五官的语言运用,把一个问题“活化”。
第三步、
评估问题的影响:
邀请人们思考自己对问题带来的影响所持有的立场,比如说,会尝试询问来访者:
l 这对你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l 是符合你的期待还是不符合?
第四步、
调整对问题的作用和影响力评估
邀请来访者调整他们的立场,假设问题所造成的影响是负面的,可以去询问来访者:
l 你觉得这是负面的影响,为什么?
l 你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表现出你的价值观是怎样的?
l 为什么这个价值对你很重要?
l 怎么做或者怎么想会支持你更加进一步去触碰自己珍视的这些价值?
外化是不是仅仅运用在问题相关呢?不是的!当我们拥有了外化的对话能力,在对话中那些人们珍视的重要的价值、信念、特质等都可以进行外化对话,以强化人们偏好的身份和故事,有信心和勇气运用自己已经有的能力和特质去活出自己更为期待的生活。这就是Martin说的第二个地图。
大家会看到,通过这个地图,我们有了一个开展外化对话的脉络。
3
那么在对话过程中,哪些事物可以被外化呢?
我们的情绪:比如忧郁、担心、焦虑等;在各种关系中的问题,比如争吵、指责、批评、不信任等;还有一些社会文化行为,比如说:歧视、理性主义、个人主义、指责父母、指责母亲等;还有非问题元素:信念、梦想、盼望、价值等。
这些事物都可以在咨询过程中被外化,但是,即使我们面对同样的概念,我们对这个概念的感受也可能与其他人不同,比如说在心理学习小组中,有时大家可能会集体陷入“沉默”,每个人对“沉默”的感知可能各有不同,如果我们可以外化“沉默”,用外化的沉默概念去取代我们本来的想法,“大家都不说话了,我们这个小组没法工作下去了”,我们就可以一起好好审视这个“沉默”,去思考:“沉默”一定是不好的吗?好的“沉默”是什么样的?“沉默”可能会给学习小组带来贡献吗?是否可以撬动新的可能性呢?等等。
4
外化是叙事疗法中的重要概念和技能,但在本书的49页,Martin也谈到,避免滥用“外化”。
他认为,有人受困于难以改变的生活情境中,比如身患绝症或者有肢体残缺,或者遭受严重的家暴,叙事治疗鼓励人们采取实际行动克服问题带来的影响,而不是主观上感觉良好而已,如果外化只是用于美化或否定人们的真实经验,那就是滥用外化。
比如一个孩子被确诊阿斯伯格,我们如果外化“阿斯伯格”,这个孩子要作战的对手实在是冷酷无情又强壮无比,我们可能更感兴趣的是这个孩子在整个经历的过程中感受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比如可能是“99级愤怒”、或者“突如其来的狂怒”、或者“自己都不知道的出手”,这就是对问题命名。
很多的伙伴在接触叙事治疗后,觉得叙事非常的温暖,很感性,充满情感。我同意,但我个人也深深地相信叙事背后的哲学基础,对于社会权力关系以及对人的深刻思考,特别是在解构这件事上恰恰充满了理性的色彩,这是它有影响力的部分,即使我们很重视去权威和去中心化。
另外,虽然我们会尝试外化问题,但叙事治疗并非不关注问题,并非过于乐观、只看闪光点,恰恰是一种深刻的对于问题后面的伤痛的悲悯和关怀,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讲述自己悲剧的权力,对于问题故事的讲述,我们始终保持着足够的尊重和好奇。
附件:
为了进一步理解外化的概念,我们再来看看外化和内化的差别
内化
l 内化把人视为问题
l 认为有很底层的个性和人格特质
l 从人的内在找问题的位置
l 寻找个人的“错误”或“缺点”
l 将人的行为视为核心或自我的表现
l 寻求他人的意见以解释行为或问题
l 倾向于讲人和自我认同描述成一体
l 少有空间对自我认同做其他描述
l 让助长、支持和喂养问题的社会论述被看见
l 导致对生活、自我和关系的单薄结论
l 容易给人贴上标签,把人进行分类
l 容易被诊断抓住
l 视问题影响之外的人为专家
l 把其他人所设计的可以矫正问题的策略视为改变的动力
l 通常涉及到对问题和问题细节的许多谈话
外化
l 外化是把问题视为问题
l 从人的外在找问题的位置
l 创造空间讨论人和问题的关系
l 将问题放在人和自我认同之外的外在脉络中
l 将行为视为依据特别情节,经过一段时间,有顺序性发生的事件
l 邀请人们辨识他们自己赋予这些事件的意义和解释
l 对自我认同提供多重描述
l 让助长、支持和喂养问题的社会论述被看见
l 导致对生活和关系的丰富描述
l 检视影响求助者生活的文化、社会政治的故事
l 尊重差异,挑战统一标准的主流观念
l 拥抱差异,让有歧视性的权力不对等的社会情况被看见
l 咨询求助者自己对于改变或重新调整与问题的关系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