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文心》
《文心》是夏丐尊和叶圣陶二位先生合撰的,是一本专门讲阅读与写作的书籍。该书主要用于培养中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基础,内容涵盖了修辞、语法、词汇、诗词、小说、日记、书信、工具书、文学史等诸多阅读、写作的相关知识。
《文心》出版于上世纪30年代,至今仍是关于阅读与写作的上佳指导书籍。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方法训练与思想修养并重。
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言:“《文心》这本‘读写的故事’,确是一件功德。书中将读法与作法打成了一片,而又能近去譬,切实可行,不但指点方法,并且着重训练,徒法不能自行,没有训练,怎么好的方法也是白说。”
而两位先生也认为:一个人无论学什么,要学得好,能修身受用,得靠自己努力。正确的态度就是积极好学,把学习看成是一件最愉快的事情。
9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
准确的讲,这本书并没有系统地讲述阅读方法,而是学者们研究毛泽东读书生活的论述文集。作为阅读用于读书生活的特例,毛泽东的阅读范式有其鲜明的特点,对我们读书学习有着良好的示范和启迪作用。
毛泽东既不出身于书香门第,也非学究式知识分子,但他仍然承继了中国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美德。他读书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博览群书,广泛涉猎;
(2)为解决问题而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读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读书但不唯书,既重视书本知识,也重视实际经验;
(4)注重学以致用,反对死读书,读死书。
本书通过不同的视角,精到地介绍了毛泽东博览群书的独特心法,也分门别类地阐释了毛泽东对各类专门知识的阅读和学习方法,对于我们学习与写作非常有用。
10 《谈读书》
中国式读书与西方的阅读有很大的不同。西方的阅读大部分是追求知识的,在能够理解的基础上,西方大部分阅读是对阅读速度是有要求的。而中国式读书在阅读本身之外,还有欣赏的要求。
中国的读书人,自古至今,对于读书,特别是读经典好书,是不要求阅读速度的。但一定要学会欣赏、学会审美,读出境界。
朱光潜先生在《谈读书》中,也是按照这几个方面讲述的。如:
读书之道——好书不厌百回读;
读书之趣——看似平常最奇崛;
读书之悟——为有源头活水来。
要想阅读经典,要在读书生活中追求自我,此书值得一读。
11 《读书之道》
这是作者詹宏志先生关于读书的历次演讲稿的结集。詹先生曾任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因此书中涉及到的读书,大抵指的是中国古代典籍。
书中各篇的主题主要都集中在读书的意义、读书的动力、读书的方法、读书的阶段、读书的境界等方面。平常喜欢阅读国学典籍的读者,可以找来此书一读,一定会大有补益。
12 《经典长谈》
这本小书其实应该算是朱自清先生阅读国学经典的读书笔记,而且是简版。
朱先生认为:“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在书中,他用十三篇文字,系统而简约地介绍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志在使年轻人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培养学生读解古书,欣赏文学名著之能力。
13 《读书与旅行》
《阅读与旅行》的内容已完全无关于阅读方法论。要么在路上,要么在书上,方法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志趣。
这是一个书呆子的旅行,时而讲读书,时而讲旅行,时而透过旅行来讲读书。在书上,在路上,人生志趣与日常哲思相伴而行,是绝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本书作者詹宏志,台湾各界皆知的阅读狂人。他家中藏书四万册,每年购买2000本书,一小时阅读10万字。不必睹见其人,闻其事,阅其文,心中已是跪了。
旅行穷尽处,梦幻启程时。即便是真实的探险游记,对于我们这些未曾启程的阅读者,也只是提供了幻想与做梦的灵感,带你开启梦幻的旅程。
那些并不在意知识,更关注个人志趣和心灵旅行的阅读者,可以将此书找来,安放在床头,兴之所至,随手几页,每有会心之处,便不负此生人间之行。
14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我在本文中将万维钢先生的这本书作为阅读方法类书籍推荐,恐怕也是大家万万没想到的吧。事实上,这不完全是关于阅读的书,但这是一本有用的书,它更像一部人生指南,那些想要改善自己人生境况的人,此书非常值得一读。
但是在本文中,我不想详细介绍全书,只是书中关于如何有效阅读的四个章节让我非常感兴趣:
(1)上网能避免浅薄吗?
高质量的阅读被网络阅读的超文本链接所取代,使我们能记住的信息更少,理解力和创造力下降,形成不了知识体系,互联网把我们的大脑便浅薄了。
(2)高效冲浪的方法
高效阅读新闻和网络信息文章的办法:随便翻翻→略读→精读。
(3)笔记本就是力量
(4)用强力研读书
以上是《万万没想到》这本书关于阅读方法的四个章节,极有用,推荐一读。
15 《文学回忆录》
本文最后想说一下的就是木心讲述的这部《文学回忆录》。《文学回忆录》其实是木心先生在上世纪90年代,在纽约为一群中国艺术家讲述的“世界文学史”。木心去世后,这些讲课的笔记经陈丹青整理出版,就有了这部书。
木心讲课的框架,是借助于上世纪20年代郑振铎编著的《文学大纲》,是木心按照这一体系阅读世界文学的读书笔记和阅读心得的集中讲述。
一流作者的文学史,其实都是他们的自我定位。我们阅读木心的《文学回忆录》,其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文学史,而是透过作者的定位去了解世界文学的脉络和作品。透过他的回忆录去了解一个一流作家的自我定位:他平视自己所面对的一切,他从不看低读者,也不看低自己。正如梁文道所言:你看木心《文学回忆录》,斩钉截铁、不解释、不道歉、不犹疑。他平视世界文学史上的巨擘大师,平视一切现在的与未来的读者,于是自由自在,娓娓道出他的文学的回忆。
从严格意义上讲,这只是木心自己的“世界文学史”,但是透过他的回忆,我们可以非常便捷地徜徉在世界文明的长河。因为他几乎介绍了几千年来世界上所有的文学巨著。
阅读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然而很多人虽然阅读过大量的书籍,但并没有出现他们所期待的命运的改变。原因有很多:
(1)所选书籍绝大部分是属于休闲娱乐类的。这类书籍大都只能愉悦身心,打发时间,并不能对我们的心智和行为产生有利的影响,当然也就不会改变我们命运的轨迹;
(2)尽管我们通过阅读获得了有用的知识,开阔了视野,提升了境界,但我们并没有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能力。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改变命运,只有那些能够转化为能力的知识才能够改变命运。而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经历是一个需要刻意训练、长期实践、不断选择积累的渐进过程。这一过程缓慢而痛苦,大多数阅读者都不愿意面对并经历这样的煎熬。因而也就不会出现所谓的改变。
由上可知,仅仅通过学习阅读方法来提高读书的效能是远远不够的。学习方法的同时,还必须通过对这些方法切实的训练和长久的坚持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
附件:书单
1 《如何阅读一本书》 [美]莫提默·J·艾德勒 商务印书馆
2 《如何高效的读懂一本书》 秋叶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3 《这样读书够了》 赵周 著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4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日]奥野宣之 江西人民出版社
5 《如何阅读》 [美]艾比·马克斯·比尔 中国青年出版社
6 《如何高效阅读》 [美]彼得·孔普 机械工业出版社
7 《阅读整理学》 [日]外山滋比古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8 《文心》 夏丐尊、叶圣陶 著 三联书社
9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 龚育之等 著 三联书社
10《谈读书》 朱光潜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11《读书之道》 詹福瑞 著 中华书局
12《经典长谈》 朱自清 著 三联书社
13《读书与旅行》 詹宏志 著 中信出版社
14《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万维钢 著 电子工业出版
15《文学回忆录》 木心 讲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