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考研成绩快公布的时候,张师姐忐忑不安地找我聊天。
下午五点开始放榜,一点钟她就开始焦躁不安了,一个劲地问:“师弟,你紧不紧张?”我说我紧张什么啊,又不是我考。她却说:“别装了,你一定很紧张对不对。”
几轮被洗脑下来,我还真的莫名其妙紧张起来。
这让我想到三年前,高考成绩要出来的时候,我是彻夜彻夜无法入睡,焦虑恐惧中又掺杂着对未来的期许,从未发觉时光这样漫长。脑海里早已幻想了无数种结果,做了无数种最坏的打算,甚至想好了要怎么在不同结果下应对家人和朋友。
直到最后我安慰自己:只要好好活着,一切就还有希望。
结果出来后,比我想象的还好,同班同学给我发来祝贺,我说:“可是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你们,考试那两天,我发烧了,几乎是靠薄弱的意识撑过去的。”
是的,本应方寸大乱的我硬是平静地度过了考试。
其实一直以来我的心态并不好,是极其不好的那种,是只要有人在旁边看着就连字都写不好的那种,而且每到考试前几天就必定睡不着觉,紧张得饭都吃不下,所以考试的时候总会闹一些毛病。
可以说,在心理素质这一方面,我与一般人就差了一条长城那么远。
在高考那样严肃的时刻,我的心态更是可想而知。
不一样的是,即使是极糟糕的心态我也能正常发挥。
因为我深知自身的缺陷,所以早在两年前我就开始磨练自己,我故意尝试让自己在各种各样槽糕的状态下去应对每一次考试。例如彻夜不睡觉让自己疲惫不堪,例如故意迟到减少自己的做题时间,例如喝一大瓶水让自己憋着尿考试,甚至故意让自己吃坏肚子……
所以到最后,尽管心理素质不好,我仍然可以做到把所有的情绪丢到一边只是做眼前的事,因为各种情况我都模拟过,知道该怎么处理了。
世界上本就没有什么康庄大道,所有的四平八稳都是海潮长年累月的冲刷、积淀,你总在抱怨时运不济,现实使然,你总看见别人的天赋异禀,处变不惊,却从来没有想过改变自己,于是在现实的逼迫下默默接受了这一切。
其实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要么就是方式不对,要么就是努力不够。没有天赋就用时间来换,没有好办法就用老办法走下去,想要不一样,那首先就要做从来没有过的尝试啊。
(2)
说起来,认识张师姐已有十年了,在那个社交网络还不发达的21世纪初,世界还很安静,只是听风看雨等叶落的日子。没有大屏幕的电视机,没有减过肥的电脑,也没有app泛滥的手机。
那时候我住在一个山区的小镇,五年级,在身边的小伙伴几乎都跟着父母种地的种地,放牛的放牛的时候,我学会了写信,学会了在杂志留言,学会了交笔友。
张师姐就是其中之一,她六年级,住在武汉,我当时只知道那是个离我很远很远的地方。我喜欢叫她姐姐,她总会说,弟弟乖。
当时镇子上人们的普遍观念是小地方没有什么教育资源,读了也比不上城里人,不如早点出来做事。在很长时间里,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以为天空就只是那么大,玫瑰就只有红色,豆腐脑就只是甜的。
直到有一年生日,妈妈拿来一本《世界儿童》,她说:“儿子,你长大了,今年开始就不送你玩具了,这是帮你订的杂志。虽然妈妈没读过很多书,但是妈妈知道知识才是最好的礼物。”
之后的每个月,我最开心的事就是收到邮递员叔叔送来的崭新的杂志,当然,开始写信后,我就更期待信送到我手上那一刻了。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什么是梦想,知道山外有山,天高任鸟飞,知道这个世界很大,生命之外还有生命,不能只是停留在这里。
对,我要飞,飞去更高的地方。
当大家还只是上课传纸条,对着一篇400字作文发难的时候,我已经写了一封又一封长篇大论的信。
当大家还只是三五成群玩着捉迷藏、丢沙包,我已经交了一个又一个外国的笔友。
老师总夸我我写作很有天赋,视野很广,其实我知道这都是跟不同的笔友交流的结果。
六年级的时候我跟爸爸说,我想转学,去县城里读书。
这让我过上了每天一大早赶班车的生活,镇子里到县城要半个小时。我从来没有离开家那么远,但是我的心里很开心,不只是发现自己开始独立了,更感受到自己正在发光发亮。
别人都认为我不合群,好高骛远,但没关系,管你们怎么说,我已经找到了通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我就是想让自己不一样。
后来一路成长一路跌撞,我从县城考到市里,最终来到了我朝思暮想的大城市。
霓虹灯比我在电视上看到的更美,但我知道有些人这辈子也无法亲眼所见。
(3)
张师姐说,她当初考研完全是为了争口气。
因为初高中的吊儿郎当,她高考失利落入一所三本学校,就是那种985、211永远也不会正眼看的野鸡大学。可想而知,在那样90%的人都是毕业后直接就业,连老师都是三流的学校里,若想有什么学习氛围或者考研的想法简直是不切实际,异想天开。
大二那年暑假,学校发了一张《暑假社会实践表》,说是大家可以随意去玩,随便做个兼职盖个章就可以敷衍交上去。师姐不甘马虎搪塞,就去了报社当实习摄影记者,跟着主编跑新闻跑了整整一个月,一同去实习的还有一个在985高校念书的同学。
实习结束的时候,她把那张实践表写好后交给主编写评语。不料主编一看,冷讽地说:“张同学,你就只写这点啊?果然三本还是和一本不一样啊。从对待实习的态度就能看出来,别人用的是一个牛皮袋,你就一张纸。”
“我学校又不是没有牛皮袋,只是大二不用这样正规的实习罢了。就是歧视嘛!”那时候她的内心就像被一万只草泥马踏过。
回去的路上,她拍拍肩膀,就决定考研。
曾经有人跟我说,一个人如果总是成功,那么他就会一直成功下去,而一个人总是失败,那就会一直失败下去。因为失败只能收获失败的教训,而成功的经验和感觉可以复制。
这句话在一定程度是对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如求学这条路,小学的马虎成性会牵扯初中的学习习惯,初中的不努力又会影响进入好的高中,学风不好的高中致使考入重点大学的几率被降低,如此恶性循环。
就像整天跟着混世魔王在一起的人,一定做不了武林大侠。
有些人发着光,你靠近他,你的身上也会被照亮。
但当你发现找遍周围都没有一丝光亮但又不甘心妥协的时候,那就自己努力成为一道光啊,谁告诉过你自己就不能发光。
师姐便是如此。没有学术氛围没关系,一个人也可以自成一派;没有指导老师没关系,一遍学不会那就三遍四遍;没有支持鼓励没关系,有梦想的人谁在意那点鲜花和掌声。
有时候一些公共课不想听,她就在下面看考研的书,其他同学看到了就问:“你考研!?”那表情比看到火星撞地球还惊讶。
为了免受异样的眼光和打扰,也怕考后成绩不好打脸,后来她索性偷偷复习去了,也不告诉其他朋友,每天起早贪黑就一个人到自习室看书。
一开始的时候实在是坚持不下去啊,长期的惰性和希望的渺茫折磨着她,她就对自己说:不行,绝对不可以放弃,想想那些蔑视的眼光,怎样都不可以认输。
你知道每个优秀的人背后都有一段孤独隐忍的过去,当一切挣扎变得麻木,忍耐成为平常,苦楚熬成习惯,所有千沟万壑就只是平凡之路。就像跑马拉松,刚开始累的时候感觉很难受,可再撑一会儿也觉得没什么了。
那段暗无天日的时光里,师姐付出比一般人更多的艰辛,每天凌晨两三点睡觉,几个月不出门,没有任何娱乐活动,人丑了一截,详尽的计划表上打满了一个又一个勾。临考前的一个星期,她已经把专业课背了七遍,政治小草红宝书精讲精练和1000题各一遍,肖四肖八和十年真题各做了三遍,米三做了一遍,英语单词轮了两遍,大小作文每天写,并背完了二十篇佳作。
即便如此,她仍觉得不够。
当然,也有过一些意外,比如曾经在自习室被某奇葩骚扰,比如两条腿曾被爆炸的热水瓶烫伤被迫回家休养了半个月,比如晚上回家曾遇上劫犯抢走了所有的钱财包括学习资料,比如……
只不过任何艰巨在坚持面前,都微不足道了。
放榜的时候,就像你想的那样,师姐过了,而且过了好几十分。
那天晚上,她跟我说:“弟弟,我好感动,你不知道我哭了多少场。”
我说:“我知道,我也好感动。”
内心潜台词其实是:他娘的总算不负我耗尽心血费尽口舌整整一个下午啊。
“姐姐,假如你复查成绩发现其实成绩没有那么高怎么办?”
“要没考上那我今年也要这样过,再来!”
其实,跟谁在一起,有没有人陪,孤独还是温暖,都没有关系。
想要不一样,你自己就可以发光啊。
作者:谢超,待拯救的大三狗,公益爱好者,喜欢记录平凡生活的小温暖,要开始写好多正能量故事的boy。新浪微博@谢大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