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1.7 什么才叫学?
俗话说,学无止境,一个人从生到死,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活到老,学到老。人生就是修身的历程。学,看起来既简单,又复杂。那什么才叫学?是不是学了ABC,学了123,就可以说学了?
《论语》学而第一篇第六章,孔子要求学生们,要先学会做人,然后才学文化知识,学习有个先后次序。那么第七章引录孔门十哲之一,文学科高材生子夏的话,告诉你什么叫学。原文如下,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尽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意思是,子夏说:“对待妻子,能敬重其贤德,忽略其容貌姿色;侍奉父母能竭尽自己的心力;为国君服务能尽职尽责(临难遇险时能够挺身而出);与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这样的人,虽然可能谦称自己没有学过什么,但我一定说他学了。”
本章的理解分歧主要是“贤贤易色”这四个字。如果联系下面几句,分别说的事父母、事君和交朋友,讲的伦理关系,由此归纳反推,“贤贤易色”这句话也应该是讲伦理关系,那么是对哪一伦呢?显然是夫妻这一伦。也就是说对妻子,要看重的是其品德,而不是其美色。不能本末倒置,光看外表,不看内在。这样的解释是比较合理,前后一致。如果把句话解释为:做人要重贤德轻美色,就有点泛泛而谈了,而且与下文的逻辑上会出现断裂,衔接不上。我个人认为是针对夫妻关系而言,即对妻子贤贤易色。
这一章引录子夏的话,说明学习不在学文,而在于是否学会了做人,品德上是否达到做人的要求。本章是继续阐明上一章孔子说的道理,学生首先要学做人,然后才学文。看是没有联系的前后两章,其实内在联系却是很紧密的。这里引录文学科代表子夏的话,他认为学了的内容却不在文学上,也是别有一番深意的。总之,本章仍然是在说,学习的优先重点,是学做人,先学会处理好人际关系,即使其他还不会,还没学,也没关系,也可以说学了。反之,如果学了一堆文化知识和技术本事,却还没学会做人,那还不能叫学了。
以人为本,从社会人角度出发,为学首先明白做人道理,学会做人,这逻辑是非常好理解的。而孔子提倡学会做人的原则,是符合仁爱的思想,即人道爱人。学做人,就是学爱人。凡是人,皆先学。
白云山人2017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