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菜水平极不稳定。
有时候做的很好吃,有时候又做的非常难吃。难吃到什么程度呢?就比如煎鱼,正常应该是煎的每一面都金黄,那样才香脆,可我做出来的,有时候煎的不错,有时候没有认真煎,做出来白白的。
我想,发挥不稳定,应该也是一种懒。因为没有用心去研究做菜的程序,并且把程序固化。其实做任何事都一样,做的多了,便有了套路。套路熟悉了,便能够达到"熟练",得心应手的程度。
我这个人有个特点:犯过的错,之后必然会再犯。这是从我考研的经历中观察出来的。当时需要做很多套模拟题,同样的题型,如果不去研究答案,无论做多少遍都必然做错。改进的方法是:研究标准答案,真正沉下心来掌握解题逻辑,下次就能做对。我就是靠着这样的一步一步努力,最后考上了公费名额的。
生活的道理和读书其实一样,只可惜我没有早点悟道,近几年才认识到事物之间的逻辑是相通的,也就是先生提到的"常识"。昨天观察了婆婆做饭,一是切菜的姿势,难怪公公看不惯我干活,我习得了我爹,做事情小心翼翼,生怕切到手的样子;婆婆的架势是手起刀落。这其中的区别,我觉得是心力,完全相信自己肯定能做的又快又好。这个自信,需要从多干活中来,并多做自我肯定。二是做饭顺序,先把主菜和配菜准备好(洗,切),再把香料准备好(姜,葱,蒜苗,蒜头,辣椒粉等),做菜之前先全部准备好,有利于掌握火候。当然,熟练之后,是可以在炒菜间隙拍蒜的。三是下锅顺序。以煎鱼为例,先煎鱼,煎至四面金黄后,放姜,蒜头,蒜苗,翻炒,炒出香味之后,放辣椒粉,炒一炒,放配菜(黑木耳,盐析菜),炒好之后放酱油,盐,焖一下。然后就可以出锅了。
我这第三点还不太有感觉,还需要多观察和思考。
另外,我的火候掌握的不好,婆婆说我应该先把锅烧热,再倒油,再趁着热锅和油立即爆炒,而不是先放油,然后锅慢慢把油加热。我想,我炒菜容易糊,也许就是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