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那年,我高考结束,顺利拿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虽然我并没有考得很好,上的学校也很普通,但是那时的我依然踌躇满志,对20+的日子充满希望。
我告诉自己,只要我今后继续刻苦努力,总有一天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要考研,考到更好的学校;我要勤工俭学,自己赚取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我要多去旅行,看看这个大千世界......
然而,这些美好的规划在大学开学没多久后就被我抛之脑后了。
那时脑海里总想起一位高中老师的话:“你们现在(高中)一定要努力,等上了大学,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加上身边的同学都没什么目标和拼劲,自己又是农村出生,家里没有什么前辈可以请教关于人生的规划。
就这样,依赖这些借口,我开始松懈,陷入到得过且过、吃喝玩乐的“潇洒”中。
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能这样下去,是在大三的时候。
学校开始组织我们到企业里进行短期实习,我才突然醒悟,自己在虚度光阴。
于是,我悬崖勒马,开始认真对待仅剩不多大学时光。
我不再逃课,而是认真地上每一堂课,对待每一场考试。同时,也积极参加社团比赛,暑假到企业去实习......
这些努力让我在大学的尾巴拿到了奖学金,成功入了党,也在简历上增加了一些工作经验。
尽管如此,我依然不知道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
大四的时候去参加招聘会,我满怀信心拿着简历去应聘,结果遇到了学历歧视,500强的企业直接说明只招收一本以上的学生。
我递上自己的简历,对方HR看了一眼,摇了摇头,委婉地把它放到了一旁厚厚的简历堆上。我知道,它们都是来自像我一样不是一本的学生,最终都会被丢到垃圾桶里。
那时候,我备受打击。我问自己,如果我考研考到了好学校,是不是就不会面临这样的学历歧视了。
可是,已经来不及了,那时我已经是大四,错过了考研的时间。而且偷懒许久的我,很难静下心来看书,更别说是高强度备战考研了。
就这样,尽管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我还是决定直接参加工作。
后来我被一家留学机构录取,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了。
一年以后,觉得不喜欢这个岗位,于是决定离职。
后面陆续换了2份工作,而且是不同的行业,也都不是很满意。
翻看朋友圈,看到曾经的同学或是得到提拔、或是考上公务员、或是当上老板、或是结婚成家,人生渐渐稳定下来,而自己却还像一株无根的浮萍,到处漂流,没有归处,心里还是会觉得有些焦虑,甚至后悔。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你年轻时偷的懒,都会在未来的岁月里加倍偿还。
如今的我,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我想,如果人生能重来,如果我能重新回到20岁,我一定会拼劲全力去努力,去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权,而不是被命运任意筛选。
可是我知道,时光不能倒流,我再也回不去20岁了。
即使真的能回去,如果把这些经历都抹掉,我依然还是那个像白纸一样的女孩,我依然会对未来感到迷茫,我也可能依然会选择同样的道路。
所以,我不再回头看了。人生,总是要往前走。
奥运健儿谷爱凌在成为职业滑雪运动员之前,也曾尝试过很多运动:足球、网球、篮球......她说,只有尝试过了,你才知道自己最喜欢哪一项运动。
既然人生不能重来,那我就把这些经历当做是试错的机会吧。虽然花费了时间,但是至少不算是浪费。
如果没有尝试过,我可能会更后悔,不是吗?
20岁不是人生唯一的起点,只要心怀希望,只要不放弃自己,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重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