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也没有想到,我的成长,是从一个习惯开始的。
我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大型的国企,我所在部门氛围虽然还不错,但和我想象中朝气蓬勃的样子依然有很大差别。
工作效率总体偏低,而且年轻人很少,同事们基本都大我5岁8岁。从他们身上我大概也看到了自己5年8年后的模样。
我很迷茫,一方面我不知道我的工作对我有什么意义,不知道出路在哪;另一方面我也在羡慕着朋友圈里别人的精彩生活。
那时候,我的生活非常不规律,晚上睡觉时间不固定,早上醒来至少八点以后,周末睡到十一二点也是常有的事。
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身体的每况愈下:
精力越来越不够用、注意力难以集中,身材也开始走形,虽然心中还是怀揣着梦想,但是每多一个,不过是又徒增一份力不从心的感觉罢了。
我中途想过换工作,但是我的想法很快就被父母和亲戚镇压了下来。
“经济形势不好,你在大企业至少不会饿着,也不用担心被裁。”“一步一步来,谁不是熬出来的呢?”
我的改变,是从减肥开始的。
那一年春节回家,几乎每一个见到我的亲戚朋友,都说我胖了很多。于是我回去照着镜子,翻看毕业时候的照片,才惊讶的发现,自己的肚子真的在不知不觉中,胖了一大圈。
我感到非常沮丧,这两三年时间里,自己不但没有闯出个什么名堂,就连一直以来被家人乐道的好身材都没有保持好。于是,我下定决心开始减肥。
我看了很多减肥的书和课程,为自己定下了减肥的计划,包括每周的运动量、每天的饮食搭配等等,最终我大概在5周的时间里,成功减肥16斤。也许是得益于科学的减肥方法,3年时间过去了,我的体重依然保持不变。
在我的减肥饮食计划中,其中有一项就是必须要保证每天早餐的质量,这就倒逼我每天至少得早起40分钟做早餐。如果前一天没有买好足够的食材,那起床的时间就得更早,这样才能保证下楼买菜之后还能有足够的时间做早餐。
这5周的减肥其实并不容易,好在那秤上每天减少的数字,和朋友同事不经意间的一句“我发现你好像瘦了”,给了我很多坚持下去的动力,让我勇于挑战更高的强度。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起的越来越早,而且还能保持清醒,甚至很多时候不用闹钟就能自己醒过来。从最开始的8点半到7点,从7点到6点半,再到6点。
我起的越来越早,也有了越来越多可以掌控的时间,可做的事情自然也越来越多。
我可以看书、学习,自我提升(学习效率确实很高)。可以梳理一天的工作内容,思考前一天工作中遗留的问题。可以跑步、锻炼,或者给女朋友准备一份爱心早餐等等。
每天多出2小时似乎也不是很大的数字,但是如果能坚持一年,这个数字就会变成730个小时,足足有一个月之多。几乎相当于一年中节假日和年假加在一起的总和。
早起习惯的养成,给了我极大的自信,也让我重新找回了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感。
这期间,我认识了很多非常优秀的伙伴,交了几个信得过的朋友,也换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进入了一个想要深耕的行业,也实现了薪资的连续翻番。
我遇到的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样,不想安于现状、接受所谓既定的安排。但真正能有所行动的人却是少数。
早起虽然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谁的学生时代不是早起过来的),但是每每提起,却总能看到别人惊讶的眼神,为后续的沟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来打拼,我们没法决定先天的智商,也无法奢求家庭赋予我们足够的背景和光环,但至少在时间上,我们是平等的。只要愿意努力,我们至少能够活下来,甚至活的还不错。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给几个好友分享了我早起学习的习惯和养成习惯的过程。没想到大家马上变得鸡血满满,纷纷开始买书、开始定闹钟、开始交流学习的心得和感受,我也从中获得了很多新的认知。
在那一刻我突然有这样一种感觉:最好的友情不在于数量,而是能有三五好友和你一起积极向上、彼此激励。
而最好的学习,也不是一个人埋头苦读,而是有几个同样好学的伙伴,大家不时围坐一桌,分享近日所得所感。
分享本身也是学习与成长必不可少的环节。而这正是我一直以来所欠缺和忽略的地方。
因为这些年销售工作的经历,我早已习惯了自己一个人学习、一个人做事,一个人独来独往,忽略了与他人分享和交流的重要性。
不知不觉中,我养成早起的习惯已经有3年,现在每天起床的时间,大概在4点半左右。
除了像往常一样看书学习、锻炼身体,多出来的时间我会尽量写下自己的一点思考,与别的伙伴一起交流。
“吾日三省吾身”,我希望学会分享,会成为我下一个养成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