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九点四十分,我正在自己的工位上整理资料,突然被公司管理部门的人员记了名字,扣了分,原因是我的胸牌在桌子而非我的胸前。我觉得莫名其妙,想争辩解释,但最后我什么都没有讲。
上小学时,老师会选一个小组长专门来检查是否佩戴了红领巾;初中时,大队长会检查你的手臂上的三道杠;到了高中呢,老师会站在班级门口专门堵上学迟到的你;到了大学,学哥学姐会敲你宿舍的门,让你立即从床上跳起,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床铺,整理好房间,然后面带微笑迎接检查。
还记得小时候我不愿意写作业,妈妈说等你上了大学就好了,不会管你,想怎么玩都行,终于日复一日考上了大学,等着我的却是考研究生。妈妈又讲,考上研究生就轻松了,不但获取了更高的学历还能认识更优秀的朋友。因此,我备考期间一天也不敢松懈,久违的休息还是因为学校的图书馆停电了,记得那天一起备考的小伙伴们都把书抛向天花板,庆祝着停电带来的可以理所当然的不用复习,可以做学习之外的事情。我们的努力也没有付之东流,幸运的考取了理想的学校,跨过了一座大山,站在山顶幻想着一览众山小,的确有众山,但眼前又有一座更高的山峰,那就是毕业!那是,我内心想的都是习总书记讲的“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难啃的骨头”,眼前的这点又算得了什么呢,即时熬最深的夜,顶着最秃的头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妈妈经常说大学校园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聪明的人会利用在高校的这短时间,不仅双证到手,也会得到社会的历练,就像为自己在真正参加社会这场比赛前买好了跑鞋并提前适应了场地,至少这样会让你在听到枪响前内心充足了底气。四年又三年,拿到了毕业证,拍好学位照,咽下泪水和我的母校告别,和学生时代告别,但我并没有获得那双跑鞋,光着脚磕磕绊绊在社会的赛道上跌跌撞撞。
此后,我任我我需要变成一个真正独立的人,自己赚钱自己生活,这样才能挣脱束缚,不再会像学生一样被老师、班干、学长管着,被检查着。。很明显,我错了。我以为自己走向工作的岗位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独立人格,我也错了。无论进了那一家公司企业,必读的一本书一定是员工手册和公司制度。只要在工作时间在工作岗位上,就必须按照规章制度来要求自己。时不时得也有相关负责人检查是否达标。正如刚刚发生的,让我联想到了学生时代的教导主任,无处不在的存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以及自习课后门窗户上出现的那张脸。
这样看来,社会也像是一个大校园,一样存在企规,就像是校规校训,如果触及犯错,轻则也要被记名扣分,记大过甚至被开除。对应的,在企业中,若有不当,你就会被扣绩效,扣奖金,停薪留职甚至被开除。刚开始我还觉得公司这样做很讽刺,拿我们当小学生吗?工作已经够枯燥辛苦了,没事还要搞个突击检查,办公室卫生、工位整洁、胸卡、甚至着装发型。
太多的条条框框让我感觉就是一个字,烦。但后来仔细想想,如果没有这些规定,也许我们就不能再整洁无尘的环境中办公,不能够吃到安全卫生的工作餐,不能感受到公司职员有序而努力的工作氛围。在企业这个大校园里,我们依然要循规蹈矩。要想有个好成绩,首先要做个好“学生”。因此久而久之,你看到的那些初入高层的白领,表面风光溢彩,实则忧伤满载,希望有人能懂你的孤独悲伤,又不希望有人看透微笑面具下的真相。生活是不是都是类似的豪情悲壮?
社会这所“大学”慢慢教会你安静,安静是降下生命音量的旋钮;教会你成熟,成熟不是隐忍,是包容。在这个忙碌匆匆的社会,不会再有借你抄作业的同学,偷偷告诉你答案的同桌。你要一个人站稳脚跟,努力的向上生长,不忘失自己的尊严与立场,最后就会结出果实来,那时一切条框都不重要了。村上春树说:“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看,不准回头看”。
在这个校园里,你不必事事声张,大可以不露声色的做好你自己。你做的每一件有意义的事都是一颗珍珠,而时间是 串珠的线,你不露声色的前进,当你攀到山峰的一定高度,此时你回头看,就会发现连点成线,一串串美丽耀眼的项链无时不刻在点缀着你的人生,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