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爱的禁忌
秋叶飘落,万物凋敝,初春的暖风又将冬日的寒霜融稀。
转眼间高中已过了一学期,分班的时候叶秋无奈选择了文科,没办法理科的化学让他绞尽脑汁也学不懂,他只好弃理从文,但选择文科也并非就代表高枕无忧,数学仍是一大考取高分亟待解决的难题,但比起理科而言已经简单许多。
那既然不擅长理综科目,叶秋为何一开始要先考虑选择理科呢?因为迫于前途考虑,理科生日后出入社会是比文科毕业生好找工作的,老师也是这么说,家长也是这么说,同学中间也多是如此考虑,几相权衡,很多人便选择了自己不擅长甚至不喜欢的科目,如此选择的道路以后会通向哪儿?他们是不知道的。
叶秋也不知道,他只知道,很多人迫于周围的压力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路,所谓父母家人打着“为你好”的旗帜而代孩子作出的选择很可能会毁了孩子的一辈子,而把这条不适合自己的路走成自己擅长的路的人,只是少数,更多的人则成为了这场被种种权势与矛盾掺和进来的泥潭中的牺牲品,然后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和颓废中,被销磨掉当初的锐气和锋芒,在残酷的竞争中被淘汰掉。
这一点,叶秋心里还是稍微清楚,他清楚人生中的某些抉择可能代表的重大意义,他相信自己的决定,任何其他人的命令都不能左右他的意志,他也压根就不会听父母的,反正他们从小也没管过自己,他长大了,他要打破家里束缚自己的强权政治,他要冲破那些总不相信他看不起他的轻蔑,从小到大家里的人只会说他不可以,这一次他要对自己说我可以。他想做他想做的事,像一只桀骜不驯的鹰,飞往广阔自由的蓝天。
这一天,班里一位成绩很好的女生被老师叫去了办公室,因为早恋。老师的说教也许并没有多么的正言厉色,但却足以击碎一个少女脆弱敏感的心。女生叫小丽,学习成绩在班里长期霸居前三名,旁人早恋老师或许还能做到不管不顾,但好学生不行啊,万一因为这早恋把学习成绩拉下去了怎么办?少了几个优等生对于哪个班级来说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况且万一就因为这损失期末测评的时候年级主任责问起来怎么办?若是个重点班说不定还会让校长来过问一二。
因此诸多缘由,所以整个年级不管是哪个班的班主任都对早恋所抓甚紧,这种东西就应该把它扼杀在萌芽下,让它不得有产生诸多不利于学习之影响的可能。在以学习为重的高中,早恋就像一个无可触及的禁忌,令老师和家长谈及色变。
“吱呀——”
教室门被轻轻推开,惊扰了在上自习的同学,小丽一言不发,双眼通红着,看不见一点儿神采,红红的瞳孔好似被红墨水晕染过,眼角仍有湿润的泪迹,她踱着步,软绵绵的,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就这样静悄悄的走回座位,却吸引了全班同学的目光。
“呜——”
小丽趴在桌上,把头深深地埋进了两臂里,终于是禁不住地哭了起来,先是低声啜泣,最后声音越来越大,终于忍不住化为嚎啕,但她却尽量压低声音,隔着臂肘,让声音尽量小些,年幼稚嫩的心,在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心中仅存无多的自尊。
经历这一幕,教室里开始有些骚动,同学们议论纷纷,少有的几个知情人则开始和旁人道出实情,引来一群人围听。
听说她男朋友是十三班的学霸;
听说他俩在初中时候就好上了;
听说这次就是十三班班主任找来我们班的,因为怕小丽影响到他班学生的学习。
……
十三班是年级文科中的尖子班,俗称快班,而小丽和叶秋所在的班级则是平行班,俗称慢班。社会上的等级尊卑或许在这群不谙世事的高一学生心中便已初见端倪,也许他们一开始并未这么想过,但老师们常拿优等生作比较的爱好则在某种程度上给了一种特殊的导向,人人都想成为老师口中所赞不绝口的那个“他”。因此尖子班的学生便有了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性,平行班的学生在与他人谈论时似乎总会低人一等。
或许不止是班级吧,连带着学校,集体。
或许不止是老师吧,连带着领导,家长。
重点一中读的学生总会吸引来不少旁人的艳羡,二流中学读的则会多遭些白眼和话柄,重点学校重点班级的教师身份遵崇,普通学校次等班级的老师自然地位难免低上一筹。
叶秋几乎可以想象那个十三班的班主任前来质问时是如何的咄咄逼人。
同学们有的还在议论,有的已经安静下来,独自做着习题。
“安静——”
突然,班主任瞪着两颗铜铃似的大眼推门而入,一袭黄白相间的格子裙在教室明亮的灯光下有些刺眼,无形的威压席卷教室,同学们立刻安静下来,就连平日里最调皮捣蛋的人此时也不敢造次。
老师姓胡,是此十一班的班主任,虽已三十六七岁的年纪却至今未嫁,或许是致力于教育事业无暇顾及终身大事,或许是因着本人的一些独特习惯而致人疏离,平日里同学们看胡老师都是一人来往,朋友无多,脸上也难见笑容,也甚少说话,除了课堂上会偶尔开怀说道几句平日里就总是板着一张脸无甚表情。总之,胡老师在同学们的眼里总是有点神神秘秘的,让人猜不透心中所想,平日常穿一件古板过时的黄色格子裙,本就显胖的身材套上硕大的裙衣显得更为臃肿,好像是裹了一件棉被在身上。
一次班里得奖,升旗大会上胡老师站在台上接过锦旗,穿的是那件格子裙,矮矮胖胖的身体一摇一晃,活像一个大棉球,会后还有其他班的学生来问“那是你们班主任啊?”,霎时间被问到的同学便深感无地自容。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整个年级都知道了十一班有个不修边幅的老师,而本班的同学因这种种缘由自然也对这个班主任谈不上多么喜欢。
当然这种议论只能藏在背后,在老师面前谁也没有这个胆量。
在胡老师的注视下,教室里鸦雀无声,能听见的,只有小丽匍在桌子上隐隐约约传来的呜咽。
胡老师背着手踱步在教室转了一圈,见学生们都臣服于她的威严,于是仰着脖子,跨步离去,但临走时仍用眼光瞄了一下小丽所在的座位。
那眼神,如闪电,似火焰,带着无上的威压,能够灼痛人的心神,以至于不会有人胆敢用目光与之碰撞。
偷偷瞧着胡老师离去的同学知道,那分明是一个赤裸裸的警告。
这是杀鸡儆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