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浩明点评曾国藩日记》
咸丰八年十月十一日
从今天起,开始读《唐浩明点评曾国藩日记》的第二篇——悟道。从2016年2月17日(巧不巧,是我离开第一家公司2周年)开始,到2016年5月30日,103天,我写了93篇微型笔记,其中有十天断了。大约写了35000字,当然文字的质量实在堪忧,我只是在踢正步、积跬步而已。过程中当然时不时会有一些小小的体会,但真正让我受益的,是找到“不以坚持为目的的坚持”是种什么样的体验,要求小小的,坚持久久的。
国人重道、古人重道、曾国藩重道。道是什么?道可道,非常道。大致来说,“道”所指主要两个方面:一指规律、法则,一指方法、途径。通过所经历、所看到的事物现象,去领悟其中所蕴含的规律、法则,或去探索其中所启示的方法、途径,是人类的一种高端思维,勤于思考、善于思索的人才会去做,比如曾国藩。曾国藩在平安的年代,曾担任过5个部的部长级官员,俗称轮岗;在乱世中以书生创立湘军;王阳明书生领兵、拨乱反正。他们对从未经历过的事情为何能做到手到擒来?我想,是苦思力索得来的“道”在指引他们。
比如曾国藩对高级官员管理之道的思索如下:高级官员的要务有两点:一是求人,一是办事;求人有四类,求的方法有三条;办事有四类,办的方法有三条。其中办事方法中的一条是“剖晰”,就是一件事分成两件事、两件事剖成四件事,以此类推,再大的事情也能被“剖”个清“晰”!请问,这不是活脱脱项目管理中工作分解结构的概念么?这就是道,殊途同归之处。
《悟道》的第一篇日记是“世家的可贵之处”。曾国荃,曾国藩的九弟、未来第一个攻破金陵城的功臣,每打一个胜仗都有大量战利品,然后回家买田产、盖房子。在这种背景下,曾国藩在自己48岁生日当天,委婉的劝曾国荃,世家之所以可贵,不是因为有良田、有豪宅,或是有字画、有藏品,而是能为子孙后代树立榜样,使他们没有骄傲之气、自以为是。可贵的世家子弟什么样子呢?我未曾亲见,但或许可以从《气质》一书“人文”篇里一窥端倪:在抗日时期保全西周的克盂二鼎、却无偿捐献国家的潘达于女士;有着出众的儒雅、出众的敏感的考古学家、明代家具收藏家陈梦家先生;……读着读着,便心里生出很多向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