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
西方近代史指1640年(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到1917年十月革命为近代史)。
说实话,直到今天人类所有的知识,还要归功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方法:归纳法与演绎法及其综合运用。一是从个别(特殊)到一般(普遍),一是从一般到个别。在哲学上最终演化为两大派别: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
前文(《哲学家在想些啥--“文艺复兴时期”》)说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笛卡尔(法国,后到荷兰)、斯宾诺莎(荷兰:当时最开放的国家)的“几何论”、“二元论”、“实体论”,都属一种理性主义,他们都想从几个公设,来推导、认知这个世界。
但演绎法有两个缺点:一是公设的正确性,“公设”依然是经验;二是演绎推理不可能给我们带来任何新知识。它的原始知识还是几个“公设”。
所以要获得新认知,形成科学知识,还要靠归纳法;其中归纳是关键。就是通过现象归纳出理论,然后再用实验去证明。
二、两“虎”相斗
哲学在文艺复兴后期,在欧洲出现了两派:理性主义(数学哲学家),先期以笛卡尔(法国)、斯宾诺莎(荷兰)为代表;经验主义(科学哲学家),先期以洛克(英国)为代表,有时又称“大陆派”、“海上派”。
英国在欧洲也是个比较独特的国家,可能因一海相隔,有点个性。就像天主教与英国国王不合,国王就直接将天主教改名为“圣公会”,自己是头。
两派互相争斗。先挑起争端的是英国科学家洛克,说:你们那些理论都是“无根之木”(公设无根);数学派反击说,你们归纳的都是“概率真理”。
后来两派又增加了德国的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1646-1716),英国的哲学家、科学家牛顿(1643-1727)。
洛克(英国科学家):
你们理性主义者们所谓的一些先于经验的公设啊、理念啊,和动物的本能没有区别。
莱布尼兹(德国数学家)反驳:
你知道人跟禽兽有什么区别吗?区别就是禽兽做事只凭经验,人却能根据经验总结出必然规律。禽兽不知道思考,总以为过去发生的事情,在以后相似的场合下还会发生。所以人可以利用禽兽的习性,去设计陷阱捕捉禽兽。
三、莱布尼兹:“单子论”
莱布尼兹的一个主要学说叫“单子论”:
公设:物质是占据空间的,那么只要是能占据空间的东西,就可以被分成更小、更简单的东西。
推理:物质无限地分下去,最后剩下的,一定是不占据空间的“东西”——要是占据空间就能再分下去了。
结论:这“东西”不占据空间,所以它不是物质。所以它是精神。
莱布尼兹给这些不能再分了的、不占据空间的东西起名叫“单子”,而且还推导出每个“单子”都是不同的。他的理论也就被称为“单子论”。他有句名言:“世上没有两片树叶是相同的”。
(现在科学上一种研究世界的方法叫“化约法”,找到世界上最小的物质,我们就认识世界了,不知是不是来自这里。)
但“单子论”有点不靠谱,在牛顿的“机械论”面前不堪一击。
四、牛顿:机械论(“经验主义”胜)
牛顿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最重要的成就是力学。他发现了万有引力,揭示了天体运行的规律。他提出的力学定律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都无法撼动。
牛顿喜欢做实验,他有一句名言“我不发明假说”,就是否定理性主义者的“公设”。
我们衡量某个学说、理论、定理是不是好用,常有两个标准:一是看它能否准确地预测未来,二是看它是否足够精简。按照这两个标准去评价牛顿力学,那么它绝对称得上是第一流的理论。
牛顿的力学名著叫《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力学三大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受到其它物体的作用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会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其中,第一定律说明了力的含义: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第二定律指出了力的作用效果:力使物体获得加速度;第三定律揭示出力的本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简单的三句话,却可以解释从小到一块石子大到一个星球,宇宙中一切一切物体的运动规律。而且以当时的观测条件,预测的结果是极为精确的。就算是向来被人们当做神的群星,牛顿说它们下一步该出现在哪,它们就出现在哪。
牛顿的哲学成就,实在是因为他在物理学上的成就太大,余波就把哲学给影响了。
大家都在想是不是一切现象都是物质运动的结果?包括意识。这种用物理学去解释包括人类意识在内的整个世界,这种观点就叫做“机械论”。“机械论”对后来的哲学也产生很大影响,“机械论”倾向于经验主义。
哲学是一切知识的源动力,它产生了数学与科学。没在中国产生威力,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哲学只是一种“比喻性”哲学,是一种朦胧性、浅尝辄止的。
待续。
18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