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抗战中的文艺》之前,首先吸引我的当然是此剧的强大阵容——名导田沁鑫带领田雨、李光洁、关晓彤、王挺、赵阳、罗一舟、吴谨言等明星演员齐上阵,一开始就吊足胃口。
但毕竟这是个主旋律题材,同类的话剧也有过很多了,我以为《抗战中的文艺》应该就是按着传统叙事的笔法,不出错地演好剧本,依托青年明星演员的号召力给话剧加码。
结果进了剧院一看到舞台就被震撼到了,没想到话剧还可以这样演。这是我从没看过的空间结构,在旧上海的大背景之下,一幕幕影像配合着台上演员的表演在空中浮现。
因为本剧聚焦的主角是中国抗战期间的文艺名家——比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田汉、夏衍等等——所以一切舞台元素都是围绕着他们来服务。
每一个人物的出场,都会有简短的介绍,整个过程让我对历史有了重新的回顾和了解,那些原本出现在课本上、文学作品里、影视作品中的各种事件和人物铺面而来,伴随着舞台上和影像里人物的表述和演绎,栩栩如生,如同穿越到过去,我也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这种感觉是不太好形容的,激动夹杂着震撼,特别想跟随这部剧走入这一段段历史中,特别想与这些先辈人物们一起向前。
话剧中的人物,有时直接出现在台上,有时又漂浮在影像中,周围还环绕着他们生活的环境、他们日常工作还有振臂高呼的样子,通过舞台装置和多媒体来进行呈现。不得不感慨如今话剧的先进性,能够把多媒体和话剧表演融入在一起,并且毫无违和感,这是以往常规话剧看不到的创新。
是的,小小舞台就这样被无限延伸了,纵深里有多个层次,演绎不同维度里的抗战文艺名家,叫我们三百六十度全方位地走进他们。
值得一提的是,本剧并非是平铺直叙名家们的故事,而是展现了大量真实宝贵的文献资料,因此《抗战中的文艺》成为了中国国家话剧院首部文献话剧,整个观看体验就是14年抗战里文艺界视角中的峥嵘岁月在舞台上流淌起来了!而过去我们只能在相关书籍或影像里去了解,看文字,看图片,看零零散散的画面资料,靠脑子去想象,如今这段历史借助最新科技手段被整合到舞台上,令我们头一回能够近距离触摸到那个热血年代。
我看的不是一部剧,看的是一个时空!原本让我最为期待的演员阵容只不过是这时空里众多看点的组成部分之一,文献剧的线索并不是跟着某一个角色走的,就像《清明上河图》展现的宋朝风俗画卷一般,所有角色不过是其中的一员。这也有赖于田沁鑫导演的细致工作,几乎是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抠演员表演,力求自然真实——与常规的话剧式表演有所不同——这才能让所有角色仿佛就真的生活于那个世界里似的,有机融入在整个舞台之中。
除了舞台出演之外还有影像出演,包括吴彼、邢佳栋、刘端端、张奕聪、宋佳、段奕宏、万茜、孙红雷、陈建斌、廖凡、辛柏青、董畅、佟大为、李兰迪、林熙越、韩青等,这就是极其新颖的“双演生态”,虚实结合,详略得当地统筹众多的人物,使得舞台不至于臃肿,而是流畅漂亮完成群像刻画。
据悉本剧不仅在艺术形式上大胆创新,在传播方式上也有了重大突破:11月18日20:00在中国国家话剧院各平台官方账号、央视网、央视频、新华网、咪咕、中国联通、沃视频、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抖音、快手、视频号全平台线上演播。中国国家话剧院与央视网将以《抗战中的文艺》为起点,共同探索并建设“中国戏剧现场”云演播平台,以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中国戏剧数字化传播的新消费,这便使得线上线下的观众都能一览这部带有史诗气质的原创文献剧的风采,也意味着话剧今后能够走入更多的寻常百姓家,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央视网联合出品的文献话剧《抗战中的文艺》成了各种意义上的话剧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