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zuo no die,也就是不作死就不会死,讲的是没事找事,结果倒霉。
其实兵法最重要的,不是战,而是不战。我们之所以失败,之所以损兵折将,就是因为选择战。若不战,则不败。因为不战,就永远有机会战。战败了,战死了,就什么机会也没有了。如同武侠高手之间过招,比得是谁的破绽少,谁的武功高,而非谁能先出招。
所以孙子兵法讲究先胜后战,算清了能赢再打,没算清或没赢面就别打。电影里的英雄从头打到尾,是为了电影好看,而不是为了让我们学着瞎折腾。学会等待,学会忍耐,学会不打,学会先胜后战,这才是真英雄。
而这等待与忍耐,并不是空等。而是要观察时间流逝中所带来的变化,甚至利用时间窗口制造变化。可人往往有一个误区,认为不行动就是等死,不行动心理就焦虑!总觉得立刻做些事,哪怕就是定些方针与举措,也能让决策者少些焦虑情绪。要靠不断的行动,来充实自己,来让自己认为自己有“作为”。
决策者自己一焦虑,也带着大伙一块焦虑,甚至还不允许底下的人“不作为”。例如,赵国名将李牧,为抵匈奴守城不出数年,不仅匈奴认为李牧兵弱胆小,赵国驻守边境的兵士也同样如此。这事传到赵王耳朵,赵王这心理难免焦虑起来,催促李牧要动,要迎战。结果李牧不从,被撤职后,接替李牧的新将领频频出战,结果屡战屡败,损失惨重。
这是“不作为焦虑症”,是因为未能正视“作为”的代价与和风险。要知道,战胜别人是不可预料,不可成必然的。能做的,只有管好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也得不失敌之所败,也就是要抓住敌人的失误。可多方以误之(采用多种方法致使敌人犯错),若多种方法尝试后敌人仍未犯错,那就得等待!短暂的等待可能看不到变机,这也是人们主要毛病:大大低估了成事所需要的时间。
急于求成,则一事无成,甚至把自己给作死。
华杉老师小结道,想要君临天下,不是拿箭相互射杀彼此,而是以仁爱为箭,射入天下百姓之心。商战中也是一样,得盯着消费者的心,而不是盯着竞争对手,相互争斗。之所以盯着竞争对手比盯着消费者要多得多,就是因为没把消费者服务好,就是因为等不起,就是因为想急于求成,所以总想着从别人手中抢饭碗。
可惜,少了踏踏实实的等待积累,往往是以图侥幸,实则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