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笑着活下去
作者:高嘉程
出版时间:2018年4月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上架建议:畅销·励志
内容简介:
《笑着活下去》是一本文辞犀利、个性鲜明的作品集。
本书集结了27个小故事,你或许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或者身边的某个熟人,有儿时记忆中的荒谬,也有世情的善变,更有成长带来的撕裂感,写自己写身边人,视角真诚不失灵气,吐槽过后还能笑对狗血的生活,读起来畅快淋漓直呼过瘾。
所有这一切都只为告诉你:人生不易,但请笑着活下去。
作者简介
高嘉程,因2017年在“奇葩大会”上超赞的吐槽功力走红,后从“奇葩说”幕后选角导演转型为米未签约艺人。自营公众号“送你一程”,有理有据“怼”你“看着不爽,却又打不过”的各路奇葩,马东看后都直呼过瘾。
高嘉程文笔犀利,对世界有自己的固执,关心自己关心的,讨厌自己讨厌的,带着理性的态度观察周遭的人和事,用积极的观点回应现实的冷漠。马东曾在多个场合盛赞其有蔡康永的影子,冷峻的观察背后是温柔托举,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
编辑推荐:
1.《笑着活下去》是2018年《奇葩大会》软植入非常多的一本书,将有多重定制好礼送给热切期盼的读者们。
2.马东力捧90后作家,米未签约艺人高嘉程,微信订阅号“送你一程”活跃粉丝80万。
3.《笑着活下去》由马东作序,蔡康永、咪蒙、冯唐、蒋方舟、马薇薇、黄执中、柏邦妮、艾力、傅首尔等诚意推荐。马东细数与高嘉程的几次交集,坦言一个人成为他自己背后是艰辛但值得的。
4.《笑着活下去》讲了27个小故事,你或许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或是身边某个熟人,冷峻的观察背后是温柔托举,帮你走出阴霾。书里能看到高嘉程从北漂普通实习生到明星“奇葩”的奋斗过程和心智成长历程,他的故事只为告诉你:人生路远,只送你一程,请笑着活下去。
5.文风犀利,有理有据怼你“看着不爽,却又打不过”的各路奇葩,马东都直呼过瘾。80%全新创作,“送你一程”订阅号里看不到的新鲜文字。
精彩摘要:
01.
小周是我来北京工作后,最开始认识为数不多的几个人。
第一天上班,午休公司组织全体员工聚餐。绝大部分员工都是女生,本着女士优先的原则,她们坐满了包间,我和几个毫不相识的男同事被安排坐在包间外面的散桌上。
我人生中有好几种常被别人误认为难相处的情况。大学的时候,由于重度散光却迟迟不肯佩戴眼镜,我被很多同学评价“长得不怎么样,骨子里却很自信嘛。”他们完全不明真相,好像也没什么兴趣了解真相,我无数次在学校里和他们擦身而过,之所以不打招呼,只是因为我真的看不见。
在被评价过无数次清高之后,我开始向散光低头,配了一副眼镜,见到同学也开始主动问好,偶然听见同学讨论,“他以前那么狂,为什么现在主动跟我们打招呼了?有事求我们吗?”
为了不让新同事留下类似的印象,我只能硬着头皮逼自己多和同事交流。在和周围的同学轮番做完自我介绍,即将陷入僵局之际,小周姗姗来迟,我对他的第一印象不怎么好。那天他身穿一件皮衣,手上戴着一枚金戒指,笑声洪亮的能引起整家餐馆的人围观,有几秒我甚至觉得,小周这样的人,不去喝茶看报纸,才是真正的屈才。
02.
那时我完全没想过,这个在我眼里有点土,有点事故的年轻人,会成为我人生中很重要的朋友。
在新公司遇到的第一次挑战,就是我自己为自己设下的陷阱。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我有没有节目经验,我想都没想,立马给出肯定答复,生怕对方对我不够满意。入职没几天后,我就被安排独立做一期五到八分钟的自制节目。所谓独立,就是从节目前期策划,到拍摄执行,和艺人对接及最重要的后期,几乎都要一个人完成。
然而,我根本不会后期。
在上一家公司,我早就习惯了大家各司其职。写稿的人只负责写稿,剪辑的人只剪辑,面试的时候,我谎称我剪辑技术一流,却没想过报应来得如此之快。看着迫在眉睫的工作任务,我脑子里全是自己背起行囊,离开北京的画面。
眼看走投无路,我只好抓住一切可能性。小周正好从我眼前经过,我问他:“能教教我吗?”他诧异了两秒,说,“可以啊。”于是我抱着电脑跟他一起进入机房,那个下午,我化身为“十万个为什么”,请教他所有关于剪辑的问题。小周知无不言,一天之内,我大概能够粗略的上手了。
为了感谢他,我给他买了一瓶红牛。
那时大家都很穷,实习工资一个月不过三千块。在北京,一个月挣三千,交完房租,留下吃饭的钱,对当时的我们来说,买红牛,已经相当是进了一次SKP。
那期节目上线之后,或许有狗屎运的成分在吧,它成为了公司当月点击量前三的一期节目。我要请小周吃饭,生怕他爽快应约,他婉拒,说“等我出了后期吧,总能找到机会”。我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是电视行业的人可能不太知道,说出这样的话,基本上等于“他真的不会跟你吃饭”了。
03.
后来熟悉起来,我才发现小周有几个怪癖。比如,不能吃冷饮,只能喝开水,以及不能下水游泳。
入职一年后,公司组织大家去泰国团建,第一天到达海边,同事们全部都兴奋穿上泳装,冲着大海的方向奔跑过去。只有小周一个人平静的换上泳裤,祥和的坐在离大海数十米的距离外面,像一个百岁老人。
问起来,我们才得知,在小周还上幼儿园的时候,有天早晨起床,感觉肚脐处从左到右的方向,像被人穿了一根针线似的,疼的无法呼吸。他呼唤母亲过来,起初母亲以为,他只是为了躲避上学,便放任他在家躺了一天。一天后,小周为了庆祝自己大病初愈,从冰箱拿出一根冷饮畅快的吃起来,刚吃完,疼痛感再次袭来。他这才意识到,上一次发病,似乎也是因为吃了冷饮。
母亲带他到医院检查。抽了血化了验,做遍了各项检查,结果显示一切正常。可小周仍旧常常发病,母亲有些困惑,如果只是为了逃学,那这孩子的演技未免有些太过精湛。于是带他到家族几代人都拜访过的中医那里,老人只给他号了脉,就断定他“寒气太重,以后不能再吃生冷之物。”
小周不信邪,回家怒干一杯冰水,很快,他又被送到了医院。
从此,小周基本上告别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冷饮。迄今为止,他已经二十年没有吃过雪糕,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爱捣蛋的男同学都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你大姨妈又要来了?”
我们都劝他,现在的医疗技术已经超越当年几十倍都不止,去医院看看,总会找到治疗方法,小周义正严辞的说,“不用,这样挺好的,喝了二十几年,我早就习惯了。”
不止这一件事,小周对某些事情的坚持,确实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04.
小周是吉林人,第一次到北京,是他十七岁艺考的那年。
小周从小的梦想是成为歌手,在初中以前,阻碍他实现梦想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他唱歌跑调。不光是老师和家人,他所有的朋友都告诫他,“别唱了,你跑调真的很严重。”
直到初中,遇到了一位音乐老师,那个老师告诉他,“你记住,你是我见过的在这个地方,最有可能在唱歌领域有一番造诣的人,答应我,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
那年世界上发生了哪些新闻,小周早就不记得,他唯一能记住的,就是有人把他已经濒死的梦想给再度唤醒了。
回家后,小周跟母亲表示,无论今后你们怎么说,我都要成为一个歌手。母亲放下了手头的活儿,认真的看着他,跟他说,”无论今后你怎么说,我告诉你,你真的成不了。”
母亲花了一个小时跟他摆事实讲道理,“你看,你的歌声,这几年最大的进步充其量就是不跑调了,但是作为一个歌手,仅仅是不跑调,你觉得够吗?其次,你的外形,虽然你是我生出来的,但我诚恳地告诉你,你长得真的不好看。”
小周没想到母亲连这样的话都能说得出口。我和小周一样,时隔多年后我们都明白了,父母之所以说出这样的话,只是你要去的那个地方,对他来说真的一无所知。
“你充其量吧,也就能当个主持人。”母亲怕他沮丧,最终还是补了一句。
尽管母亲后来的劝说过程中还说了很多别的话,小周却只记住了这一句。
那年他初中还没毕业,听别人说,想做主持人,就要上全国最专业的大学,他几经周折,听说传媒大学就是那所最专业的学校。
于是,他暗下决心,不管今后能不能唱歌,这所大学,他一定要上。
05.
艺考以前,高中大大小小的大型晚会,小周全部主持过一次。即便这样,去艺考之前,他心里多少还是没谱。
除了对外面的世界有种未知恐惧外,小地方的人还有一个特色,大家都认为“关系”才是唯一生产力。
那时,所有听说他要去考传媒大学的人,无一例外不对他说:“你家没关系,你敢去考那种学校?我说句话你别不爱听,人可以有梦想,但是梦想还是得实际一点。”
小周还没顾得上回嘴,对方继续自顾自的:“不过啊,见见市面也挺好的,让你明白外面的世界,没你想的那么容易。考不上千万别灰心,咱们这的大学也挺好的,做不了电视台主持人,你给亲戚朋友主持主持婚礼啥的,也不赖。哈哈哈哈哈。”
听过无数次这样的忠告之后,小周跟着父亲搭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
他们从北京南站下车,搭地铁到东直门,走出地铁站那一刻,看到眼前的银座,小周说,他被眼前的北京震住了,十几年来,他从来没觉得自己那么土过。
一直以来,要说从没因为别人的话受过影响,多少也有点不真实。来北京前,艺考老师苦口婆心跟小周的整个班强调,“如果你们担心小地方不公正,我给你们唯一的建议,就是去北京考试。”回家,小周就把这句话转告给父母,于是,他就真的报名了北京的考点。
考试那天,小周碰到了班里的一个女生,她身边同样跟着父亲,一副有备而来的架势,把小周已经听过无数次的话又说了一遍:“没找人啊?那你还来?算了算了,不打击你了,就当高考前出来散心吧。”
报名时小周同时选了播音和编导,母亲问他,如果你两个都能考上,你选哪个?小周犹豫了一会儿,回答母亲:“编导吧,学了这个我将来一样能干播音。”
小周没通过播音的复试,却一路过关斩将,杀到了编导的终试。
几个月后的某天早晨,小周当着全校师生从教室窗子里翻了出来,没注意到窗外的土地恰好是一条下坡。他当着一千多人的面摔了个狗吃屎。为了装酷,他强行在地上打了个滚,接着站起来,强装没事回到了班级的队伍里。最终还没忘记把手里的班卡递给了求他帮忙取卡的女生手中。
回到教室,他才发现,他的脚脖子已经肿的像一颗萝卜。那天在去医院的路上,小周收到了传媒大学的考试合格证。
06.
我们公司很多员工和小周一样,都是传媒大学的毕业生。我也是加入了这个团队之后,才偶然听他们讲,曾经的传媒大学,有一套严格的“训新”制度。每个到学校来的新生,一定要先通过师兄师姐的考验,没有通不过这回事,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你未来的四年,是否会过的一帆风顺。
小周说这件事情终究还是因人而异,不过学校里的训新再怎么严格,也比不上他第一次到社会上实习。
大二那年,师姐给小周介绍了一次实习,让他去电视台当观众导演。观众导演,就是在录制节目的过程中,负责带动观众情绪,控制观众不能私自离开现场的一种岗位,他们常开玩笑说的电视民工,不过就是这样了。
那是小周第一次参加正式的大型节目录制,他还不知道,人是整个工作环节中最难掌控的因素。
小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试图调动观众情绪,无论他怎么努力,有些观众就是始终一副冷漠的表情。现场负责的总导演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每当观众没有反应,他就开始用脏话骂小周,起初只是单纯的人身攻击,逐渐,小周的家人也没能幸免。
中场休息,嘉宾摔了一跤,观众趁乱散开,冲出录影棚到附近的卫生间上厕所。总导演处理完事故回到现场准备开录,看到现场没人,当即发飙,问小周:“你他妈的没有脑子是吗?不知道录制中间没人可以出去吗?”接着,他当着全体工作人员的面,指着小周的鼻子,问他“你是傻逼吧?”骂完以后,他限小周一分钟之内,把厕所里所有的观众全部拉回现场。
小周冲进厕所,恳求每一个观众回到现场。观众完全不能理解,眼前这个瘦小的年轻人,为什么连尿个尿的时间都不肯宽松。等观众全部落座,总导演把小周拉到一边,先是沉默,过了会儿,气不打一出来,掏出口袋里的签字笔,摔在了小周身上。
那时小周才体会到,绝望,大概是这种感觉。那些曾经告诉他“外面的世界跟你想的不一样”的人,从没打倒过她,打倒他的,倒像是这根签字笔。
有人拉了他一把,小周这才注意到,是那位一直站在他身后的摄像大哥。大哥走到他前面,把签字笔捡了起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扔到了总导演身上。
“傻逼。”骂完之后,大哥回到了自己的岗位。
07.
我进公司的时候,小周只是个普通导演,有次录完像聚餐,小周说:“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当上总导演。”
一年之后,他当上了总导演。
那段时间公司在做一档真人秀,他们每天开会,仿佛要开到地老天荒,开完会紧接着就去录像,上山下海,最夸张的时候,连着二十几天都没休息过。最绝望的时候,我们都安慰他说,忍完这一段就辞职。他突然间从绝望中恢复理智,质问我们:“都忍完了,我辞什么职,脑子有病啊。”
他回想起当年第一次入职,每个同事的工作都有机会接触艺人。那时他还是个打杂的,终于有次熬到其他人都被分去负责其他工作,小周主动向领导提出,要去带齐豫工作,他第一次觉得,终于可以靠着这次机会大展身手。
结果,摄像机还没开机,小周就自顾自的问起问题,摄像师生气的打电话给小周的领导,怒骂一通,毫不避讳当着他的面说:“你们这新来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出了问题我可不负责。”
最后在小周的挽救之下,片子还是正常播出了。
小周说,这么多年,庆幸自己始终坚持着他认为该坚持的事情,说到这,他突然问我,“你剪辑现在学会了吗?”
我尴尬没有回答,这时候他多年前主持人怕冷场的毛病又犯了。“算了,好歹我们现在都在努力着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