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时间安排很紧张,但也一样没有让自己停止对写作的思考。
有时候会又想起来自己有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在简书更新1500字,现在还是会每天写,但不会要求自己每天写的都要发表。是佩服那个时候的自己吗?也不是,只是有时候想要懈怠,怀疑自己写下去的意义的时候,会回来看看那时候的文字,尝试去体验那时候自己情绪。为什么那么执著,安静却也无所畏惧?
每一篇文字后面都是在和自己谈心,或者是就当有一个老朋友在我面前,我又可以不必伪装,卸下所有的防备,来和这个朋友聊一聊,我有什么新的想法,我观察到了什么,有没有文字又触动了我,我学会勇敢了吗?
我们每天都在谈成长,可是那么多要付费的成长项目你该选择哪一个,你也没有三头六臂让自己一直保持非常高效率的状态。但是别忘记,还有文字,还有老朋友。
再来思考写作,是触动于和菜头的文字,虽然之前看了他谈写作的文章,但是必须承认,我没有看懂。也或许是现在一段时间走来,对文字的感受能力有了一点点进步。再来看那些文字,忽然就能真切体会到什么是力透纸背的力量。
在《公众号创作指南(再续)》这篇文章里面,他先是分析自己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他说连续三篇文章下来,从10万+到5000的阅读量,只是主题阅读能坚持做到的人都这么少,更不用说能做到持续写作了。他说:
一万个人动了想写的念头,真正动笔的不会超过3000人。在动笔的三千人里,能写第二篇的不会超过1500人,能写到第三篇的不会超过750人。所以,哪怕文笔再糟糕,如果你写得足够久,最终也能进入极小的一群写作者中去。时光的伟力会把大多数人冲刷殆尽,留下非常有限的幸存者。
也不只是写作,在任何领域里面都一样。一个人真正的竞争对手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如果你觉得人太多,那只不过是因为你做得还不够久,都根本不用谈你做得好不好。
读到这里之后,我想到了王烁说过的关于写作,他说写作最重要的是马上写,而不是写的好。
想自己一路写下来,就是因为太相信用起来再说,马上写,就这样笃信,就这样写起来了。隔着这一段时间回望那个站在开始路口的自己,为勇敢鼓掌。
和菜头的这一篇文章值得我一读再读。他说:
我鼓励写作,鼓励原创,原因就是希望你能体会一下这种时光冲刷的感觉,体会一下领先者的孤独感。当你目睹周围的人一个个放弃,一个个消失,你对“做事”这两个字的理解会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你对“成功”两个字的理解也会变得有了重量和质感。和其他的方式相比,写作的成本最低,不用付出多少金钱、时间、感情上的代价,你就能体会到这一切。
如果没有持续的写作,没有完全无所畏惧的马上开始写这个践行动作陪伴着我,我可能也不会持续朗读英语一年,和菜头说写作是在体验当只余你一人,你除了更真切的体验到孤独,还能体验到“做事”较之以前有了明显的重量和质感。
除了这些话非常有分量的鼓励着我。还有他接下来说的该写什么。
首先要持持续创作,时光会帮你消灭99%的对手。
其次创作时应该忘我,忘我时应该爱人。
一、你没有你认为的那么重要。你写的越是认真,读的人也就越少。文字也好,其他我们进入他人生命的方式也罢,只是他人每天面对的无数事物中的一件罢了。
二、大部分时候,你所做的事情价值都被低估,你的行事方式都不被认同。只有真正认识你价值的人,最终才会成为你价值的一部分。
读到这里想到黄有璨在《运营之光》里面写过的内容运营,他说在今天的互联网,内容只是被当作了一种手段,这其实是不对的,而是应该当作目的。你通过内容真诚的和你的读者交朋友,获取信任。你要围绕怎么给他们带来价值去想。
还总是会想到木心,一部《文学回忆录》让我看了很久,每次看去体会都有新的收获。木心告诉来听他文学课的学生,你们创作时候要超越人类。他说自己,爱人但不爱人类。
想想自己,当写作遇到困惑时候,总是马上坐下来接着写。一次次写,一次次完成自我救赎。慢慢经历这过程,让我更从容珍惜,我甚至想到了为什么要在这个世界里深情从容。你只管踏实的去和时间一直做朋友,去尽心给愿意读你文字的朋友,一点点浸入心头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