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上疯传一个段子,家长开玩笑地致信孩子未来的岳父岳母(公公婆婆),请提前把将来的女婿(儿媳妇)接走吧。如果你是一个经常辅导孩子学习的家长,一定能深刻体会这个段子的内涵。
我相信,凡是流传很广的新段子,一定是某种程度反映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如果用一个词概括这个段子的内涵,我想就是焦虑。我不敢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不敢说这是最坏的时代。但我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普遍焦虑的时代,尤其对于家长更是如此。
一、现代家长的主要困惑
笔者从小在农村长大,印象中父母对孩子就是放羊式管理。那时候,除了解决温饱和学费问题,父母基本上不怎么管孩子。如今,我的孩子已经上小学,环顾身边的孩子家长,大都感到压力山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疯狂的作业。教育减负喊了多年,孩子的背包依旧沉重。更为尴尬的是,在减负的口号下,作业除了传统的知识学习,还增加了所谓的素质培养任务,比如手工等。学校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孩子素质,奈何现实中悄然变成了家长的才艺比拼。
二是如潮的补课。家长抱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理念,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走上了报辅导班的不归路。如果某个家长不给孩子报几个辅导班,感觉就不好意思说孩子是亲生的。如今英语班,作文班,奥数班,绘画板,乐器班,体育班等等课外班,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产业,培育出了新东方、学而思等中国特色的教育行业巨无霸企业。
三是霸道的名校。无论古今中外,优质教育资源总是有限的,必然难以满足所有天下望子成龙的父母。于是乎,物以稀为贵,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名校,不得不想方设法,拼尽一切力气,也造就了中国独特的高价学区房。
二、揭开家长焦虑的面纱
人们通常认为对自己很了解,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做什么。事实上,人们能意识到自己的想法,仅占自己全部意识的冰山一角。大部分家长可能在育儿方面,只是感到急躁。能够意识到自我焦虑的家长,已经比一般家长在自我觉察上进了一步。至于为什么教育孩子上存在如此强烈的焦虑,很多家长可能就模模糊糊说不清楚了。
一是时代背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获得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得到大幅改善。笔者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小时候吃不饱饭的印象历历在目。如今绝大部分人们都不会再为温饱发愁,然而有很多人相当怀念改革开放前吃大锅饭的时代。那时候虽然普遍都不富裕,但是大家感觉很平等。现在虽然普遍都过上了比过去好很多倍的物质生活,可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人们知觉到的社会不平等日益凸显,都想拼命奋斗攫取更大的利益,提高所谓的社会地位。现在网上流传的阶层固化、上升通道关闭等文章之所以引起大家共鸣,就是反映了这种普遍的社会意识。
二是社会文化。中国有句古话,不患贫,而患不均,这句话反映出了国人普遍存在的社会比较思想。学而优则仕,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些话反应出了国人追求出人头地的价值追求。经过数千年的沉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已经成为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深刻影响了现代人的育儿观。很多家长追求的不是激发孩子的天性,而是希望孩子将来升官发财;追求的不是让孩子过得幸福,而是看起来比别人过得更好。
三是自我服务偏见。人类存在最强有力的偏见之一,就是自我服务偏见,又称自利性偏差。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自己,当取得成功时,常常容易归因于自己,而做了错事之后,怨天尤人,把它归因于外在因素,也就是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人家。
这种自我服务偏见,进而会产生虚假普遍性效应,人们会过高估计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赞成度。比如我们认为上辅导班对孩子非常重要,就会潜意识觉得很多家长也是这种态度。虚假普遍性效应之所以发生,主要是我们多半愿意和同我们态度、行为相近的人交往,并通过这些熟悉的人来评判世界。
自我服务偏见,还会产生虚假独特性效应,我们把自己的才智和品德看成是超乎寻常,想象一下,有多少人会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就能理解虚假独特性效应的普遍性。由于内群体偏差,家长也会爱屋及乌,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别人的孩子更胜一筹,这就是望子成龙的潜意识根源,也是很多家长难以接受孩子就是普通人的基本现实。
四是从众心理。羊群效应就是典型的从众心理,揭示了群体成员在真实的或现象的群体压力下,其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及其伴随的行为方式。关于人类从众的很多经典实验,证明人们即使知道羊群效应,也很难克服自己从众心理。很多家长在育儿方面也体现了很强的从众心理,比如育儿目标,很多家长都设定为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再如报辅导班,有的家长内心也不愿意,可是看到周边家长都在给孩子报班,生怕自己孩子落后,只好被裹挟着加入带娃报班的滚滚洪流。
三、破解家长焦虑的法门
人是生物、心理和社会的产物,家长焦虑的心理根源也是多方面因素。破解焦虑,需要多法并举,综合施策。
一是改变育儿的认知。焦虑本质是一种情绪,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情绪ABC理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
家长关于育儿的错误信念如前文所述,包括望子成龙、学习成绩最重要、必须考好大学等等。这些信念,仔细琢磨,其实还是源自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人生假设。这些假设就像过去的地心说一样,未必就是真理。当我们放下这些执念,用如如不动的般若心,再来看看能否认同“教育就是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健全人格比学习成绩更重要”这样的理念。如此一来,我们在育儿道路上就可以更加从容不迫。
二是共创和谐的育儿生态。人是社会动物,不可避免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要想克服从众心理等人类天性的弱点,仅改变自己的认知还是不够的。近年来,有的学校定期开设家长讲堂,邀请专家讲授育儿科学知识,就是要凝聚家长育儿的共识,进而形成家庭、学校、老师的合力。
家长要认识到在育儿打怪道路上,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遇到的问题,别人也都会遇到。一个国家要改革开放,一个家庭也不能闭门造车,需要走出去,与身边的家长朋友多沟通交流。当越来越多家长认同了科学育儿理念和方法,我们就会产生更好的社会同一性心理。
三是用行动改变态度。斯坦福模拟监狱实验证明,不仅我们的态度会影响行为,而且行为也会影响态度。古人说过,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人皆可以为尧、舜,就是说普通人坚持穿尧、舜之服,诵尧、舜之言,行尧、舜之行,日久天长就接近尧的标准。
当家长把关注孩子成绩的行为,调整为关注孩子身心,把强迫孩子做事的行为,调整为顺其自然,慢慢就会发现我们的育儿态度更倾向于注重孩子心智成长。同样,当家长感到焦虑的时候,用跑步、瑜伽、听音乐等行动,也会产生精神愉悦的效果。
有人说,少年强则中国强,这话让我们要重视儿童教育。有人说,家长强则少年强,这话让我们要重视自我成长。这些话都从某个侧面反映了事情的真相,各种不同层面的解释互为补充,让我们更接近真理。家长和孩子,既是社会关系的一个缩影,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根基。祝愿天下父母都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用和谐内心产生的爱,滋润孩子健康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