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田老师的每一次课程,我都非常认真的记下老师说的每一句话,生怕哪句话错过了而后悔不已,我也名符其实成为了一期弟子班的“学霸”。曾经我也一直认为这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这一次参加田老师私房课的学习,我记录的方式变了,只记录我认为最重要的、最触动我的以及收获最大的内容。然而,这次的学习对于我来说意义更重大,因为它为我注入了一束新的成长之光,滋养了我心灵的同时让我对学习有了新的思考。
1、学习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一直以来,我还自以为是个爱学习的人,读书、听微课、上培训班…..但是今年以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学的东西越多,会的东西越多,反而越来越焦虑了,心情越来越不淡定了,我不禁对自己的学习认知产生了怀疑,我的学习遇到了什么障碍呢?
田老师说,学习的最大障碍是你以为你会了,一个人学习提升的最大障碍应该是认知能力,具体表现在“贪、嗔、痴、慢、疑”,贪即不管什么都喜欢且什么都学,然后什么都没有学透;嗔即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心生怨恨,遇到不快乐、不喜欢的本应要抛弃它但又丢不了;自以为是、过于执迷于自我的一切都为痴,把一些学习门派当成全部且不能灵活运用;凡有自我膨胀的都是慢,以为自己有了一定的智慧神通就瞧不起别人等;疑指毫无道理和根据就怀疑或否定一切,想当然地下结论并迷信自己的一切。万维刚老师说:“人们往往只能看见自己想看的,对于那些与我们观点相反的意见,会被我们刻意的忽略。”
我认为自身最大的学习障碍就是贪,已知越多、未知也越多,随着自己的知识储备越来越多,所以我迫不及待想学的也越来越多,当想学的东西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时,我本能的就越来越焦虑,但是知识和技能学得再多,不能修身悟道或者解决实际问题,学了又有何用呢?
2、我们到底需要学习什么?
随着获取知识的方式越来越便捷,大家学习似乎也越来越容易了,各大平台也在利用大家的学习心理营销各种知识,越来越多追求进步的人反而更容易陷入“知识焦虑”,“这个时代正在抛弃不爱学习的人”让大家对各种技能工具趋之若鹜。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学什么呢?
这次课堂上,田老师说:“学习是一个人提升从刺激到反映的算法质量的迭代过程”;章老师说:“学习是一个人能量系统的升级。”我认为,学习是一个人不断自我突破且心性修行磨炼的成长过程。人生就是把青春年华兑换成高尚的修行过程,青春年华的积累就是灵性的成长。我们要学的最重要的不是专业技能,而是修炼自己心性成长中不变的东西,摆脱外界的干扰,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凡事向内求,忘却感性的烦恼。
21世纪最重要的能力就是终身学习的和悟道的能力,整个世界是迭代的,思想如同流水,书本知识是死的,它不能控制我们流动的人生,学习永远要剥开消费型知识,让自己思想迭代的速度大于社会发展的平均速度,思想流动越大越广,更新迭代也随之越来越深,术和器是僵化的,但道是柔的,人的竞争力不应建立在专业层面上,而应建立在道的层面上。
3、学习是如何转化应用的?
田老师常说:“读万卷书,不行动你只是个kindle;行万里路,不转化你也就是个邮差;”冰山老师前段时间写了篇文章:“学而不习,可能在制造大脑垃圾?” 我想说,光学习不转化犹如吃太多而不消化容易产生便秘,让人感觉相当的难受。
这一年学了很多,我也理所当然的认为学得不错,平常我也尝试着把老师的一些理论运用到讲课或演讲中,学员或听众也觉得很好,反馈很专业而且高大尚,但是为什么还是有些人反馈觉得似乎离他们很遥远,没有特别大的用处呢?田老师一语点醒了我:“你还没有将所学的东西悟道。”确实,学习最重要的不是输入而是转化,而且转化时要结合具体的情境。有人觉得没用处其最根本的原因是我没有把老师的东西吃透,没有形成自己的版本或自己“亲生的孩子”,与具体情境关联和内化的程度还不够,所以大家消化起来也比较困难。如果你讲的东西让小白都能听懂并觉得有用,你才真的是悟道了。
从外在层面来看,学习可以通过不断改变刺激,诱使内在发生改变,比如通过自己改变的模式促进他人改变,你的改变就是他的刺激,现在在家里,我也会通过自己学习的行为来促发家庭的学习氛围,老公和小孩在我的带动下也变得越来越爱学习了;同时,通过认同的方式,即给人正能量的反馈促进改变,给信心比给知识更重要,第一次上田老师的课,老师对我的自信心就给予了很大的赋能,记得前段时间在学校给学生上课时,我也是通过鼓励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更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从内在的层面来看,促进学习者内化最最要的方式有以下几种:让学习者探索内在的动力,找到学习的意义;关联自身的经验,促进反思;引导学习者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让外在的一些反馈转化成学习者的内在反馈;让学习者通过知识的迁移融会贯通的应用到工作生活中。
4、我们应该如何去学习呢?
培训中有个重要的721学习法则,其实就是对应的学习的三种类型,70%实践学习、20%社会学习、10%理论学习,学习效果更大程度取决于课下的功夫。理论学习我们很容易做到,看书听课等方式进行知识积累;社会学习即跟他人学习,最好就是找战友或拜师,形成陪伴成长的关系,听取他人的反馈,不断的反馈才能让你有前进的动力;实践学习最典型的方式就是在工作生活中学习,工作是我们成长修行的最佳道场。
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不一样,但是不管怎样,我们始终要让自身处于grow up的状态,达到身心灵合一,那么如何让我们处于grow up的学习状态呢?再次回到促人改变的三架马车。
从认知层面来说,需要不断的重新定义促进认知迭代,学习一段时间需要暂停一下,回到原点去探索可能或新的方法,作出改变或用更好的方式学习,学习自己当下或长远来说最需要的,重新定义是一种能力和勇气,换一种思维就换一种状态,换一种状态就换一个世界。
从行动层面来说,最笨也是最好的方法还是刻意练习,制定阶段性的小目标,一段时间攻克一个,不能贪心;目标达成的过程中,遵循相应的方法论,有套路可以让我们目标达成更轻松;新技能的掌握就需要我们能走出舒适圈,但是幅度要适当;然后经过大量的练习逐步变成自动化反应并形成肌肉记忆;当然在练习过程中的及时纠偏也很重要,保持用正确的方法套路做事。
从情感层面来说,复盘反思是必不可少的,稻盛和夫说:"常反思就是整理你的精神庭院。"经历和经验之间最大的一道工序就是反思,把复盘反思当作一种习惯才能让我们的成长修行走入一个快车道。联想有个复盘四步法,回顾目标、结果评估、原因分析及经验沉淀,这个方法我们做培训项目时也经常用到,常反思也意味着更精进。
两天的课程,对于我来讲没有产生太多的新知,但是带给我的却是全新的体验和感受。歌德说:“我的知识和观点你很容易得到,我的心灵只属于我。”这次课程内容最大的感触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于我来讲上课的知识点印象中已经寥寥无几,但是上课中各位老师们讲述的那感人至深故事的画面还浮现在眼前,学习情境的滋养让人更加弥久难忘。
兄弟姐妹相聚的一瞬
万丈霞光汇集一个场域
学习是个永恒的主题
不改变我们成长的初心
不论技能在哪个层面
不枉内心一直修炼的笃定
不管远方多难的旅程
能量一定要加持
梦想还一样逼真
我为你投影一束光
让你心灵永远温暖有阳光
我心中有招不畏惧
心灵滋养犹如清晨的露珠
云很淡 风很清 任烦恼 如浮云去
——田俊国弟子班2018年私房课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