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以小镇茶峒为背景,讲述了翠翠的曲折爱情故事。天保与傩送同时爱上了翠翠,兄弟俩决定用唱情歌的方式来公平竞争。天保自知自己的歌声不如傩送,便离开茶峒,却不幸淹死。傩送为此生了老船夫的气,加上父亲逼婚,也赌气下水船出走。老船夫最后也郁郁而终。最后只剩翠翠孤独的守着渡船,等着她的心上人。
沈从文先生虽然只用了朴素的写法描写了一座平凡小镇中发生的故事,但其中轰轰烈烈的悲惨的爱情故事却令我为之叹息。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故事的最后,翠翠的心上人傩送远走他乡,只留下翠翠在孤独的等待。逝去的人可以入土,坍塌了的白塔可以重建。可曾令翠翠情窦初开的心上人又什么时候才回来呢,曾在山头唱情歌的呕心沥血追求翠翠的傩送,什么时候能回来再为翠翠唱上一首。曾经傩送那为了渡船而放弃碾坊的勇气,是否消失了呢。那段令人羡慕的爱情,又去了哪呢。
傩送的离开,无疑为这段爱情故事添上了凄惨的结尾。但他是否会回来呢……
我想傩送大概不会回来了。
天保死后, 顺顺答应了中寨王团总家的提亲,打算让傩送娶王团总的女儿。王团总家的嫁妆是一个崭新的碾坊,价值不菲,但傩送这时候心里还惦念着翠翠,他对他的父亲说:“爸爸,你以为这事为你,家中多座碾坊多个人,你可以快活,你就答应了。若果是为我,我要好好去想一下。...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应当得一只渡船;因为我命里或只许我撑个渡船。”
傩送的话中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那就是他喜欢翠翠,舍她不做二想,哪怕别人家的女儿嫁妆丰厚。但翠翠害羞不理他,迟迟没有表明自己的心意,他摸不清翠翠对自己的心思,再加上傩送跟父亲吵了一架。出于家庭给他的压力以及他与翠翠朦朦胧胧的关系,就赌气出船下桃源去了。
但傩送为什么会选择去桃源,是因为天保跟他说“不成,我跟船下桃源去;成吧,便是要我撑渡船,我也答应了他。”傩送明白,天保的死虽然不能全怪到老船夫,但却给他和他的家人留下了阴影。也许当初翠翠答应了天保,天保也就不会跟船下桃源,也就不会发生后面的事情。傩送也许觉得自己与翠翠无缘,也就跟天保一样,带着自己的痛苦下桃源,在那里“追随”自己的哥哥,思念着他的哥哥,再也不回来了。
而傩送性格比较内向,不像天保一样大胆追逐自己心上人。迫于当时家庭压力,心中的痛苦等远走他乡。我想他也许再也不敢面对这份感情与现实,也不愿再被父亲催促他娶王团总的女儿,也不愿再面对失去哥哥的痛苦,再也不会回到茶峒了吧。
而翠翠是否还站在斑驳的小船上静静的等待,你的心是否随着徘徊于远端的夕阳一起消失呢。也许等过第一个秋,第二个秋……等到哭了为何爱恋依旧,她等她的承诺,她等他的回头,等到黄叶滑落,等到燕儿飞过,等到了最后,竟忘记了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