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中的时候,你一定做过这道题:请分析《泊船瓜洲》这首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用的好不好?换成“过”或者“满”行不行,为什么?年少时,每当试卷上出现这类题,我都是一边绞尽脑汁地分析好不好、为什么好,一边在内心气愤:出题老师就是想为难我们。
现在想来,“绿”字用的真好。一个“绿”字,春风吹过江南、万物复苏的景象便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画面感很强。据说王安石曾经多次修改这个字,用过“满、入、到、过”等字,最终才敲定“绿”字。很多时候,写文章、改文章就是如此,改变一个字,改变一段话的顺序,改变一种表达方式,都会让文章焕然一新,变得清晰易懂。
我常常自诩热爱写作,偶尔也写一篇文章。但无一例外,写完之后从不修改。不是没有尝试过,但每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因为我不知道要修改什么。换句话说:我不知道正确的写作原则是什么,所以我找不出文章中的“错误”。直到我读了布兰登罗伊尔的《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
布兰登罗伊尔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在培训考试机构担任主管。他的作品先后五次荣获“国际图书奖”、五次荣获“总统图书奖”金奖。在《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中,罗伊尔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文章结构、风格和可读性三方面,列举了20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写作原则。这些原则可以用四个字形容:朴素好用。每一个原则,都简单到让人一不小心就忽略,同时也实用到让人能够自如地修改那些“写完就扔一边”的稿子。
把话说明白、写明白,别让读者做阅读理解
1.先说结论
日常说话、工作汇报、写说明文,最重要的就是把话说明白,让别人听懂、看懂。
设想一个这样的情景:
你的朋友小明向你寻求帮助。他对你说:小红,你等会儿去后街的时候能不能帮我一个忙?从手抓饼的摊位往左转,再直走200米,就会看到黄焖鸡米饭。你能不能帮我带一份?
说了这么一大段,原来是要你带饭。可惜这时,你根本不会记得黄焖鸡米饭该怎么走。可是,他如果换种方式说,效果就会完全不同。
小红,你等会儿出去的时候能不能帮我一个忙?我想买一份黄焖鸡米饭。店铺在手抓饼摊位左转200米处。
当你的大脑已经明确重点是需要买一份饭的时候,就会刻意去记住买米饭的细节,不需要说话的人重复。
因此,当我们写说明文的时候,重点要自上而下,采用倒三角结构。当然,虚构写作并不一定要遵循这种方法。
2.观点不要混在一起
杂糅的观点让人难以提取关键信息,说完一个主题再说另一个主题则可以让事情变得条理分明。这道理看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
不管是高考还是考公,我们都见过语句排序题。如果不经过刻意的练习,即使是很简单的排序题,我们也会做错。从侧面可以看出,对于一段主题混乱的文段,我们的大脑没那么容易看明白是什么意思。
写文章的时候,先说重点,再加上逻辑分明的主题,最后配合一些转折词,想不把话说明白都难。看完结构这一章之后,再看以前的文章,很容易就发现了需要修改的地方,犹如醍醐灌顶。
运用准确的例子,让读者记住你说了什么
当我们读完一本书之后,能长久记住的,往往是书中的例子和细节。
如果我告诉你,小红以前喜欢吃虾,但是现在不喜欢。过一会儿,你基本很难记住小红现在吃不吃虾。如果我告诉你:小红以前喜欢吃虾,但是现在不喜欢。因为她每次和前男友出去玩都会吃虾,就连分手饭都吃的虾。所以小红现在一点也不喜欢吃虾,怕想起以前的事。这样,你就很容易记住:小红现在不喜欢吃虾。
由此可见,准确的例子能给人留下多深的印象。后来,我修改文章的时候,都会时刻提醒自己:是否运用了准确的例子,是否能让读者轻松地理解某段话。修改文章又多了一个好办法。
别让排版毁了一篇好文章
我们常常在意文章写得好不好,却觉得排版不重要。这就像做了一盘美味的大餐,却用一个破旧的盘子装着,让人没有想吃的欲望。不信请看下面的两个排版。显然,第二个读起来更顺利。
如果你还从来没写过一篇完整的文章,一定要看看这本书再动手写。除了上面的几个原则,作者也从多用动词、砍短长句、减少不必要的词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方法。如果你像我一样,写过几篇文章, 却从来不知道怎么修改,更要看。看完这本书,再去看写过的文章,一定有很多“惊喜”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