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面体,智慧数理
——2023数学科组TED演讲稿
【引言】
东燕:时间,犹如一条不停转动的时光轴,向着未来无限延伸,究竟会延伸到哪里,谁也不知道。(PPT出示时光轴无限延伸)回望这个学期,如果以2023年的2月6日,开学日作为起点,2023年7月6日,今天的此刻作为终点,在时间长河里截取的这段时光轴上,(截取其中的一段)二小数学人究竟留下了哪些或浓或淡的足迹?一一细数,令人欣然惊叹。(在截取的那段时光轴上出示一个个重要事件)
妃妃: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就是看见彼此,看见成长
【数学关键事件总体罗列:制作成一条时间轴。先分类,再分类的基础上叠加分时间呈现,PPT出示】
【关键事件1:作业设计】
1——2年级的“小奇爱数学”、
3——6年级的“套餐作业”
【关键事件2:科组教研】
1.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单元结构化研究:
中年段:三角形单元(妃霞《三角形的高》);
低年段:图形的运动单元(清艳《轴对称图形》;
高年段:图形的运动单元(大雄《旋转》);
2.数学项目课开发:
低年段:风筝项目课、找规律项目课、
高年段:人体表面积、
中年段:融合年级项目课:修复自然的秘密花园,让数学与科学完美相融合,让学生在参与的体验中感悟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妙用。
3.结合课题“表现性评价”的教研:
丽花《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东燕《三角形的分类》、大雄《旋转》;
4.外出联动教研:
大雄参与松山湖中部片区的联动教研,在松山湖骨干教师研修活动中,与松山湖实验小学老师进行同课同构《鸽巢问题》的课例展示。
【关键事件3:首届数科节】
校级项目:数学小讲师
年段项目:低年段《七巧板》、中年段《24点大赛》、高年段《竞速魔方》
【关键事件4:学科竞赛】
论文评选:可可和清艳的论文荣获园区一等奖,建文的论文荣获二等奖。……
品质课堂大赛:可可荣获活力组一等奖,录制课例《轴对称》被推荐上市参评。
(做成PPT后,文稿中的蓝色字可删)
如果把每一个事件看成一个点,许许多多的点就汇集成一条线,就像数学上的“点动成线”。这一条条“线”就是一串串闪光的足迹,成就了一部数学人的奋斗史。
看见,璀璨星空下的点点繁星。(PPT出示金句)
雄哥:(热爱可抵岁月的漫长,它让我们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和价值)
(项目课开发+小奇作业、套餐作业+外出联动教研)
如果把“热爱这条线”沿着某个方向平移,就会形成一个一个的“面”,就像数学上的“线动成面”。数学科组的老师们,把这些“线”进行智慧地平移,经历丰富的旅程,最后成就“面”的精彩。
(项目课开发+小奇作业、套餐作业+外出联动教研,创造更多的可能性。(PPT出示金句)
【数学项目课的开发】
我们学校一直倡导把世界当教材。因此数学老师们扎实推进国家义务课程的同时,也为孩子们推开另一扇瞭望世界的窗口。尝试开发数学项目课,或融合级部项目,凸显数学的妙用。
比如:低年段的风筝项目课、找规律项目课,开展得如火如荼,孩子们沉浸于快乐的数学学习中,家长们感叹数学原来还可以这么学。(图片作品展示)
中年段则融合年级项目课,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三年级引领学生结合教育戏剧,设计“彼得潘门票”,四年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修复自然中的秘密花园。让数学与科学、让数学与生活完美融合,让学生在参与的体验中感悟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妙用。(图片展示、作品展示)
五六年级则以“立体图形表面积”为知识载体,带领孩子开展项目课程“人体表面积有多大?”。在研究过程中,孩子们脑洞大开,提出了“平面测量法”、“木乃伊法”、“贴片法”等等(图片)。
这样的学习,不仅夯实了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而且给予了学生更加饱满、更开放的课程体验,从而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因为热爱,才让数学变得摇曳多姿,让学习变得丰富多彩。(PPT出示金句)
【素养作业的设计】
为了提升学业质量,老师们设计了精而简的专题作业,让作业变得有趣又有料。比如:一二年级“小奇爱数学”的探究作业,结合实际,不断更新迭代;三至六年级的周末“套餐作业”,有效地进行拓展延伸。高品质的作业探究,发展了孩子们的发散思维和开放性思维,激发了孩子热爱数学、探究数学的热情。(PPT作品图片)
所以,热爱,让原本高冷的数学,变得拥有“人间烟火气”。(PPT出示金句)
【外出联动教研】
在学校和科组的努力下,科组教研除了把专家“请进来”(陈洪杰主编的论文写作讲座照片),还把老师们“送出去”,给科组老师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和成长平台。让老师们在“关键事件”的促进下获得更快的专业成长,体验到成长的幸福感。比如大熊老师承担了松山湖骨干教师研修的同课同构活动,并展示了精彩课例《鸽巢问题》。(照片)
经历一次次的打磨,不管是台前展示的老师,还是幕后默默努力的老师,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不同的成长。
热爱,就像一条条主动延伸的直线,让老师们拥有更广阔的天地和舞台去绽放光彩!(PPT出示金句)
翟哥:突破就是打破原有的界限,去链接更广阔的天地
【常规化的结构化教研】
教研,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关乎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数学教研,力求让每个人都研有所得,研有所获。(有所突破)
在常规教研中,我们聚焦图形与几何领域,分年段进行单元结构化教学的研究。我们基于单元结构化教学的思路,先在备课组进行单元教学的研究,然后在科组进行课例展示,最后是汇报总结。
如:低年段选择图形的运动单元,清艳老师进行课例展示《轴对称图形》;(课例照片+汇报照片)
中年段:选择三角形单元,妃霞老师进行课例展示《三角形的高》;(课例照片+汇报照片)
高年段:也选择了图形的运动单元,大雄老师进行课例展示《旋转》。(课例照片+汇报照片)
每一个课例,都是精心打磨,牵动每一位老师从整体出发,用结构化的思维去帮助孩子习得系统的知识。每一次汇报总结,都是年级备课团队高水平的教研智慧的展现。
突破,可以一次次超越自我,实现成长的跃进。(PPT出示金句)
【基于表现性评价的课题研究】
除了常规教研以及数学项目课的开发,小伙伴们还结合科组申报的课题《小学数学“品质课堂”表现性评价实践研究》进行研究。(课题申报书照片)
比如:丽花《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东燕《三角形的分类》、大雄《旋转》。(3张课例展示照片)在一次次的研磨碰撞过程中,对表现性评价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促使老师们深入思考如何借助表现性评价推动课堂的有效实施。
突破,让视野的面越拓越宽。(PPT出示金句)
徐瑞:成长是一场不断超越自己的旅程,让我们变得更强大、更智慧。
当“面”转动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个丰富的、立体的几何体,就像数学上的“面动成体”。而此刻,我们认为最漂亮的几何体,应该是活泼泼的,立体成长的人。
【学科竞赛与成长】
接下来请听听数学人的成长故事:
教师成长:谢健、张清艳、彭可可
学生成长:视频(我和数学老师的故事)
繁星点点,亮亮的星星始终在闪烁。数学科组的每一个人,犹如一颗颗闪烁的小星星,在各自的岗位上闪闪发光。台前领奖的虽然只是个别老师,但他们闪光的背后,却站着一群努力的人,在最需要的时候总是给予他们最特别的关心与帮助。这正是团队的力量。
当我们都齐心协力努力奔跑时,成长的就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包括我们的孩子)(PPT出示金句)
【首届数科节】
本学期,我们成功举办了首届数科节,让学生体验到科技的惊艳和数学的无穷魅力。让我们走进视频,再一次感受数科节带来的震撼。
(录制视频播放)数科节:学生角度、其他学科老师角度、家长角度;朋友圈截图等
“给我一个支点,就可以撬动整个地球”——阿基米德如是说。数学,虽然只是众多学科、众多课程中的一个支点,当这个支点一旦撬动起来,就可以活跃整个校园,震动每一颗心灵。而撬动这个支点的推手,正是一个强大的团队。让我们再次把掌声送给我们这个强大的团队!
所以说,成长,就像一束束光,照亮每一个生命体。(PPT出示金句)
(数科节的团队力量+学生老师的成长故事)
【结束语】
以终为始,不忘初心,心有所向,便能远行。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这就是我们数学人的成长故事。
一路走来,岁月如歌。在这个最青葱的季节,最耀眼的不在于加减乘除的故事,而在于酸甜苦辣中彼此的照见。始终看见每一个人的努力,相互预见一群人奔向未来的可能性……
标题:点线面体,“慧织”梦想
“点”亮星光,看见同伴的“智慧”
“线”描梦想,热爱教育的“编织”
“面”对挑战,突破教学的“诗梦”
“体”会百态,成长专业的“遐想”
最终版结束语点题:
点线面体,智慧数理
点亮彼此,去看见同伴的多才多智
线描过往,聚热爱教育的大智大慧
面向未来,寻突破自我的可胜可数
体转乾坤,追成长路上的同道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