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第五讲:语言表达-修辞格修订:一见如故 审核:岁月 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就是文采,文饰,也就是讲求语言的艺术性。语言表达句子的表达方式或表现手法有哪些: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文章的表达方式: 是指作者在反映客观事物和表达感情或观点时所用的语言组合样式。有:记叙、议论、描写、说明、抒情。记叙。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和演变所作的陈述和介绍。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里,景物的性质特征,环境的色彩布局等具体的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五种表达方式作为文章的形式要素,一定要为内容表达服务。一定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达来写作,可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是所谓表达功能。记叙重过程、描写重印象、说明重介绍、抒情重情感、议论重观点五种表达方式按功能又分为两大类,即再现客观类和表现主观类。.再现客观类,包括叙述、描写、说明;其共同点在于反映客观物象,这就是说,在某地出现的事,写出来再传告到另一地方的人,一个行业里创造的成果再向其他行业传递。作者在观察、思考与表达时,多取客观态度,力求真实表述客观事物。. 表现主观类,包括议论和抒情。特点是表现主观精神。议论表达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见解,抒情表达的是作者主观的情感。一般议论文的写作,是作者在观察生活发现有社会意义的问题之后,有题而议才写成文章。作者在体验生活过程中,产生独特的认识和感受,有感而发才写成一篇抒情文。一句话,主观的东西向外转化和传递,即所谓表现。4.表现手法与表达方式的区别关于表达方式:①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的分类解释;②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③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关表述——可任选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并综合运用其它各种表达方式。综合起来,“表达方式”应当为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5.诗词文学作品表达方式: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重点。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6.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二.修辞与修辞格 我们要学诗词对联,要研究诗词对联,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修辞格.修辞格,与字的平仄,字的词性,都是我们写作诗词对联的基础.什么是修辞格?修辞格就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语言艺术,它能使语言生动、形象、具体、活泼.修辞格是语言最佳表达的形式和概括. 修辞格与修辞不同,修辞格属于修辞的一种.如果把修辞比喻成一片森林,那修辞格就是其中的一棵树木.陈道望在他的修辞学发凡中说:”修辞是达意传情的手段,主要的为意与情,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努力.”那修辞格呢?只是一种手法,修饰描摹语句的手法而已.能让语言变得生动,简捷,形象,感情的感染力更强,增加了美感.我们不仅广泛地运用到语言,小说散文,诗词歌赋,至于我们现在的成语都大量运用了修辞手法.修辞格的作用:突破了语言表面上的逻辑的限制,从而深刻地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比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子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一联当中,用一个为人们所熟悉的事物或现象,从而显示这种事物的性质,启发人们去思考.再比如:“烛向灯云:靠汝遮光作门面;锣对鼓曰:亏侬空腹受拳头。”赋予句子以信息和美感双重价值.在一定的言语环境中运用修辞格,可以由表及里、由远及近、亦真亦假地多层次表达说话人的感情,丰厚语义。使语气一般化的句子,渗透着浩浩激情,使人们在获得信息的同时,又得到美的享受。比如说对偶,比如说互文,比如说排比等等,如: 甲天下名不虚传,奇似黄山,幽如青岛,雅同赤壁,佳似紫金,高若骛峰,穆方牿岭,妙若雁荡,古比虎丘,激动着倜傥豪情,志奋鲲鹏,思存霄汉,目空培塿,胸涤尘埃,心旷神怡消垒块;冠环球人皆向往,振衣独秀,探隐七星,寄傲伏波,放歌叠彩,泛舟象鼻,品茗月牙,赏雨花桥,赋诗芦笛,引起了联翩遐想,农甘陇亩,士乐缥缃,工展鸿图,商操胜算,河清海宴庆升平联中上下联连用两组排比,使之条理清晰,节奏齐正,读之气势磅礴,酣畅淋漓.再比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创造了新的语言组合形式。 我们要想让自己的语更加富有美感,富有内容,让人感到耳目一新的感觉,就必须运用修辞格.如:她就坐在那昏暗的灯光下,不停地编织着渔网,编织着心上渺茫的希望。“编织···希望”明显是一个不合语法的结构,然而由于上文有“编织渔网”,所以顺势拈来,构成一个新的组合体(尽管是临时的),这种功能,正是拈连格所具有的。对联也有类似的.《醒世恒言》中的《苏小妹三难新郎》中有一副对联”闭门推出窗前月;投石冲开水底天。”上下联中都有“拈连的影子”,初看起来似乎动宾搭配不当,仔细看来却是妙不可言。寂莫梧桐深院锁清秋.”清秋”是抽象的,本不能用锁,这种直接的借用可以看作粘连的省略.最新奇的还有一种方式,称之为移就.比如”言谈无味”,语言本来是说的,偏偏给了一个味觉,本来看似毫无道理的词组,却把言语不能描述的给了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说明;这种移就格,也大量的运用到诗词当中,创新了诗词的内容.比如:今朝香气苦,珊瑚枕难涩.修辞格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由于修辞格突破了语言的逻辑限制,这就为人们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新的语句组合成为可能。这样,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词汇,同时也促进了词义的变化.比如: 在现代汉语偏正式合成词中,有不少词是由比喻方式构成的,例如:蚕食、龟缩、血红、笔直; 而我们的成语当中,修辞格的使用更加频繁.有的词,本来只有一个意思,而在漫长的运用过程中,由于人们把它与多种事物联系起来,词义越来越丰富,逐渐发展成为多义词。而最为显著的就是我们所说的诗词的典故了.“东床”,本义指“东边的床”,民间传说晋太尉郗鉴派门客去王导家选女婿,门客回来说王家的儿子都很拘谨,只有东边床上的那位象没事似的敞着衣襟吃饭。郗鉴就选了那个人(王羲之)做女婿。后来人们就用“东床”代指“女婿”。再比如”螟蛉”,《诗经·小雅·小苑》一文中,文中写道“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古人以为蜾蠃有雄无雌,无法进行交配生产,没有后代,于是捕捉螟蛉来当作义子喂养。据此,螟蛉就是干儿子或者干女儿的代称了.男的称为螟蛉之子,女的称为螟蛉之女.修辞格的运用要求:目的性:我们在说话时,我们在写诗词对联的时候,都有一定的目的性.而这个目的,就决定我们采用什么样的修辞格。如果要达到形象生动的目的,可采用比喻修辞格,若要特出特征、渲染气氛,可采用夸张手法,若要收到言外之意的表达效果,可用双关,若要增强表达的气势,可用排比或层递的修辞手段等等, 这个也决定了修辞格的不同特征.我们想要的目的,才是修辞格的魅力所在.适应性:语言的使用要受到语境的制约,修辞效果要结合语境来考察。这里所说的适应性指的也就是修辞格的使用要适应语境的要求,与语境保持协调一致。从语内环境而言,修辞要适应社会环境、角色环境,从语内环境看,修辞要与上下文、语体环境等协调一致。社会环境即言语角色活动的社会文、政治、经济、民族、地理、物产、风俗习惯等大背景。角色环境指言语活动的交际者,包括发话人和受话人双方,使用修辞格,不但要符合发话人的角色特点,也要适合受话人的角色特点。上下文就是言语中的词语、句子的前后联系。运用修辞格,要充分考虑到上下文的关系,这样才能收到好的修辞效果。语体指的是由于交际内容、目的、范围的差异而形成的言语交际功能体式。不同语体环境对于修辞格的使用也有不同的要求,修辞格的使用必须切合语体环境,这样言语才得体,与各种语体的言语特点保持和谐统一。维克多.雨果是十九世纪法国文学大师,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他为纪念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百年忌日而发表的演说很切合当时的语境:雨果以诗一般的语言颂扬了伏尔泰。他的演讲辞语言绮丽,文采飞扬。其中的比喻“他的摇篮看见一个伟大的王朝的余晖,而他的棺木则目睹一个朝代的曙光”十分贴切而又形象感人。结尾的“既然王权表示黑暗,就让光明从那些死者的坟墓中泄出来吧”充满了诗一般的激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使演讲达到高潮。文章的语言风格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特定的对象等语境诸因素相吻合。创新性:修辞格的创新性就是要求使用修辞格要突破常规,与众不同,敢于想前人之所未想,大力开发潜在的语言表达方式,这种充分出新的表达方式,出人意料,具有相当强的刺激作用,使受话人产生心灵上的震撼,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说,创新性是修辞格的生命和灵魂。同时,也是我们诗词对联的灵魂.修辞格,从古代就已经在运用了.虽然那时候还没有具体的定义,或者是定义很窄,很朦胧,但这也说明了我们先辈对语言美的追求是永远止境的.而这种美的艺术,是通过诗歌的形式体现的最为完美. 《诗大序》说:“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分类和内容题材,这在《诗大序》中有明确的解释;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虽然在诗大叙没有解释,但在历代的人解释当中,虽然各不相同,但却中心还是相通的.比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说:“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郑玄注《周礼》“六诗”说:“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而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朱熹在《诗集传》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言之辞。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等等.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比,就如同我们今天的比喻,比拟,借代,讽喻,甚至于对比,都是有关系的.在文心雕龙里,虽然比和兴放在一起,但是还是例举了一大批的比喻的例子.东汉王充的《 论衡 》中,提出了夸饰,由于当时没有明确的概念,让王充是又爱又恨,一方面他批评这种现象,但另一方面又对某些夸张进行辩解.到了南北朝时梁刘勰的《文心雕龙》的时候,不仅对比进行了说明,也对夸饰进行了说明,对此,单独作《夸饰》篇,里面提出“辞虽已甚,其义无害也”。“莫不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也”。可以说,在这个时候,夸饰已经作为一种修辞手法,被文人们所接受了.不仅如此,文心雕龙还有对”离合”字隐""吃文""摹状""复叠"“引用”等做出了解释,并且还最早的探讨了丽辞,即“对偶”;那个时候还没有对仗这一专属名词,而对偶和对仗也是我们今天讲的重中之重.而到了南宋的时候,修辞格已经变得成熟起来,不仅数目众多,而且许多的笔记/专著都对其进行了解释说明.如南宋的陈骙,在其《文则》一书中,对比喻、引用、仿拟、析字、复叠、节缩、省略、层递、错综、倒装等都分别作了分析。发展到今天,有多少种修辞格尚切没有定论,但在唐松波等主编的《汉语修辞格大辞典》中,共收辞格156个,为历代之最.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所列举的修辞格及其分类,较有代表性,列举了38种,即(甲类)材料上的辞格:比喻、借代、映衬、摹状、双关、引用、仿拟、拈连、移就;(乙类)意境上的辞格:比拟、讽喻、示现、呼告、铺张、倒反、婉曲、讳饰、设问、感叹;(丙类)词语上的辞格:析字、藏词、飞白、镶嵌、复叠、节缩、省略、警策、折绕、转品、回文;(丁类)章句上的辞格:反复、对偶、排比、层递、错综、顶真、倒装、跳脱。而现在的,大多数都是这里面的分枝.这么多修辞格式,我们以后在学习过程中会细讲.我们今天讲一个最要的内容:对偶. 对偶: 修辞格之一。此词原为对耦。 金山词典的解释为,对偶,亦作“ 对耦 ”。 对耦二字,至少在北齐的时候已经产生,颜之推 在《颜氏家训·书证》:“属文者对耦。”而到了宋朝,对偶已经被广泛的运用了。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含风鸭緑鳞鳞起,弄日鹅黄褭褭垂。’读之初不觉有对偶。”在律诗当中,文人们把对偶作为了律诗开端的研究内容。清赵翼 《瓯北诗话·七言律》:“然 汉 魏 以来,尚多散行,不尚对偶,自 谢灵运辈始以对属为工,已为律诗开端。” 它,又称骈偶,丽辞。骈偶的骈,是指并驾齐驱,偶的含义是成对;丽呢?在古代的解释为“并列,对偶”的意思;对偶型式的产生,应该是来自于理学,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与 “一阴一阳为之道”相仿。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这与对偶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因此,我们可以说,对偶的产生,来源于深入民心的阴阳观念。对偶的运用很早,比如六经。最早提出对偶理论的是墨子,他在《墨子·小取》中说:“侔者也,比辞而俱行。” 侔的解释是齐等的意思,也就是偶。等到了赋体的时候,对偶辞已经大量运用了,特别是骈文体的产生与盛行,引起了学者对其重视。而真正让对偶行成一格的,来自于《文心雕龙》中的《丽辞》。他不仅探讨了对偶的产生原因,还对对偶进行了解释说明。《文心雕龙 丽辞》中说:“造化赋型,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载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天地造化赋予形体的时候,肢体是双的,比如手,脚等;这种自然与道理都是相通的,事情都不是孤立的。所以,我们所做的文辞,也自然而然地想法让两句配合,这不是有意而为之,也不是谁灵光一闪的发明创造。他在丽辞将对偶分为两类四组,一组是事对和言对,一组是正对和反对。可以说的是,这种解说,是建立在前朝诗歌及骈文体基础上的,骈文体大多刻意追求对偶,也使的大多数文体华丽而空洞伤神。到了唐代,可以说是对偶的发展时期。他们一反骈文体的文风,由韩愈,柳宗元等,开展了著名的古文运动。韩愈传中载,常以为晋魏以还,为文者多拘偶对。故愈所为文,务反近体,抒意立言,自成一家之体。古文如此,那诗歌也如此。唐朝以前的韵文体,为对偶没有要求。而到了近体诗的产生,尤其是官律格的频布,对联的产生与发展,为对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运用空间。所以,关于此种格的书也应时而生。王昌龄在诗中密旨中说道:“一曰势对,二曰疏对,三曰意对,四曰句对,五曰偏对”李峤在评诗格一书中将诗分成九对,一曰切对,二曰侧切对,三曰字对,四曰字侧对,五曰声对,六曰双声对,七曰侧双声对,八曰叠韵对,九曰侧叠韵对。而日本僧人遍照金钢著的《文镜秘府论》中,归纳了二十九种对偶方法,这从侧面说明,唐代对偶的发达.到了词与曲的出现(宋词元曲),为了适应这些文体,新的对偶手法应运而生.如扇面对,救尾对以及重叠对等;到了元曲,由于其句式的长短不一,又有合壁对,鸾凤和鸣对;这些与律诗的对偶是有区别的.以至于到了现代,对偶已经成了修辞格的一个必须要讲的课程了.比如我们说的陈道望老先生,他首次提出了,对偶的美学基础是普通美学上的所谓对称.而且以后的学者,绝大多数都是在陈先生的学说基础上进行引申,分枝等;这就是对偶的产生与发展. 对偶:《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其有明确的解释,即: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这里有几点需要注意的,(1)字数相等(2)结构形式相同.这里的结构,是指我们上次讲的短语/句子的结构; 词性也须一样意义对称。这里是对偶句之间的关系,表示相近或者相对的意思,大体上是指事对/言对/正对和反对.《文心雕龙 丽辞》中说:“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所以,它对字的平仄没有要求,也就是说它不局限于诗词对联当中.所以,从对偶的发展上来看,我们就会发现,对偶,它的结构型式可谓是丰富多彩,长短句,单复句都可以出现;其次,它不仅应用于诗词的韵文体当中,散文/小说等等文学作品都可以出现,可谓是应用极其广泛.比如:“浮光跃金,静影沉璧”“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先天下之忧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只要是符合上面对偶特征的,都属于对偶.对仗对仗,它不是网络语言,至少在清代都已经出现了;更不是说什么对是针锋相对,仗,是什么;学问,不是断章取义,应该客观的去看待分析,诗词同理.不是一字一个字地去解释,那样只会如同盲人摸象其实这里的对和对偶的是一个意思。我们说的仪仗,队仗;整齐,而且有顺序.大家可以想一下,一个人在仪仗队的位置,不是随便站的,而是有规定的.而对仗,也是有规定的.同样,《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其也有明确的解释:对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的对偶语句。也就是指近体诗文(包括词/曲/对联)的词句相对偶.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下:“对仗固须工整,而亦有一联中本句自为对偶者。”蔡元培《国文之将来》:“旧式的五七言律诗与骈文,音调铿锵,合乎调适的原则;对仗工整,合乎均齐的原则,在美术上不能说毫无价值。”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语言与文字》:“对仗,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虚词对虚词。” 这个概念,我们可以明确两点:对仗仅是诗词联当中的对偶句.也就是说,对偶是个大范围,而对仗是个小范围.你可以把对仗句称之为对偶,但是,你不能把所有的对偶句叫做对仗.就如同人分为男人和女人,你可以把男人称做人,但你不能把人都当做是男人.对仗,在对偶的基础之上,有一个对平仄的要求.就如同仗队里的人,是有顺序的.这个平仄要求,简单的讲,就是符合格律.,就是在词性相同的情况下,同一结构位置上的偶数字必须平仄相对,也就是我们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意思.我们来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对偶和对仗的区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这两个句子各方面都符合对偶的要求,词性都是一样的,但由于其平仄不相对,并在同一结构位置重复使用了“天下”、“之”、“而”等这样的词语,所以不合对仗的要求,我们仅称之为对偶。再请看下面这个例句: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组联句是原诗中的开头两句,无论哪个方面都完全合乎对偶的原则,我们称之为对偶句.但从平仄相对上,只是仄声,行是平声;鹂是平声,鹭是仄声,翠是仄声,青是平声; 所以,它们相同位置上的偶数字的读音是相反的,因此,又完全符合对仗的原则,而且对得极为工稳,是最为典型的对仗联句。所以,我们又称之为对仗.我们再说,“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等等,这些都属于对偶,而不是对仗;而“革命家赤胆忠心,虽死犹生;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如干。”等等都属于对仗.格律诗词对联中的对仗虽属于对偶的范畴,但鉴于“对仗”本身的特点,并且为了有别于一般文体中的对偶,故而我们通常不以“对偶”称之,而特称之曰“对仗”。古代虽然也把律诗中的句子称为对偶或偶句,但历史总是进步的,既然对仗已经产生,也被运用,我们也不妨接受.而不是找一些很牵强的借口,强调什么是对,什么是仗.我们最后一个问题,说一下什么是偶句.偶句. 偶句,最早见于李义山.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 李义山 谓曰:‘近得一联句云远比 召公 ,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 温 ( 温庭筠 )曰:‘何不云:近同 郭令 ,二十四考中书。’”后来,见于一些著作之中. 宋 叶适 《徐道晖墓志铭》:“及 沉约 、 谢朓 、 永明体出,士争効之。初犹甚艰,或仅得一偶句,便已名世矣。”温州文献丛刊:王叔果集:”王叔果自幼随父住在北京,幼英颖,七岁社师试以耦句,应多奇。”这比颜之推 说的对耦要晚的太多.偶句 :新华字典的解释为:对偶的句子。简单的很,也不是很奇妙的称呼,至少偶句不是对偶,也不能是单纯的那个句子罢?要是三十六年未得单纯的两个句子,也太让人不可思义了. 那有人会说了,既然偶句是对偶,那为什么有些句子不符合现代对偶的要求呢?”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此处的翼与通的词性怎么能一样呢?再比如: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这里的为和里,别和征怎么能对呢?其实很简单,我们现在所说的词性,只引用外国的分类方法,而唐朝的时候是没有这么明确的分类的.他们也有自己的分类,按照当时的分方法,也很规范.《习对发蒙格式》中有这样的话:“又以“虚、实、死、活”字教之。盖字之有形体者谓“实”,字之无形体者谓“虚”;似有而无者为“半虚”,似无而有者为“半实”。实者皆是死字,惟虚字则有死有活。死,谓其自然而然者,如“高、下、洪、纤”之类是也.活,谓其使然而然者,如“飞、潜、变、化”之类是也。虚字对虚字,实字对实字,半虚半实者亦然。最是死字不可对以活字,活字不可对以死字。此而不审,则文理谬矣。”我们称之为同门类相对法,即相同的字类相对.这种古代字类分析法,至到1958年才结束. 古人根据“虚、实、死、活”四大字类,采用“虚对虚、实对实、死对死、活对活”的法度判别宽对,利用四大字类的下位小类〔天文、地理、颜色、数目……〕区分工宽。古汉语虚实划分和现代汉语有很大不同,古汉语的实词基本只包括名词。 所以,真空和尚说:”平对仄,仄对平,反切要分明.有无虚与实,死活重兼轻.上去入声是仄韵,东西南字是平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里的”有无虚与实,死活重兼轻”就是指写律诗的对仗,而不是写律诗的压韵.这段诗写的是写律诗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地指压韵.我要告诉大家,这里的仄韵,不是指压仄韵;这里的仄韵是指仄韵部;所以都面跟了平声来对仄韵;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不是指律诗的奇数句不论,二四六必须分明的意思,至于为什么,我们以后会讲到.至于四库全书中,为什么把这首诗放在韵里,也会讲到.学问不是成一家之言.要进行考证,而不是草率地盖棺定论.作业:一、什么是修辞?什么是修辞格?二、修辞格的作用是什么?三、修辞格的运用要求是什么?四、什么是对偶?对偶的特点是什么?五、什么是对仗?对仗和对偶的区别?六、请分别指出下列的组合当中,哪些是词,哪些是词组.东西:深浅:写字:吃饭:蜘蛛:跳绳:踢打:玻璃:工农:大的:大树下:英格兰:秋千 :沉浮 : 田园:黑夜:高飞 :祥子你: 木头似的:强盗一样:七、请指出下列句子的成份(1)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3)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4)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
2020-10-1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