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学校家长开放日,是小满上小学后我们第二次走进校园,上一次是今年开学的家长会。
给我们家长展示了三节课:语文、数学、体育。
语文课是《我多想去看看》,语文老师的第一个问题是“小朋友,你们都去哪里旅行过呀?”
小朋友那个积极踊跃的劲呀,小手举得高高的,生怕老师看不到。
想起我们小学上课的时候,举手都是要放在桌子上,有时候为了引起老师注意还要故意用手肘磕一下桌子,发出响来,所以有时候就会听到很多人咚咚咚地磕桌子。
老师在讲到北京天安门、天山雪莲、弯弯的小路时,都会在投影上放出对应的图片,帮助孩子有更具像化的了解。
当老师在投影上放出天安门、鸟巢夜景、长城、天坛等照片时,讲台下的小朋友都不约而同发出:“哇~”的惊叹~
老师也从读音、字词造句、有感情朗读、以及课文理解方面去不断引导学生,一节课下来的感受是,老师和同学的互动特别多,激发同学的参与度,一节课下来基本一半的时间是在提问。
甚至老师会适当示弱:“我觉得我最骄傲的就是我们班的字写得特别好,有很多小朋友的字已经超过我了!我们看看这一次你们是不是又比老师写得好?”
数学课是找规律填九宫格,数学老师以葫芦娃的故事为引子,葫芦娃要救爷爷每过一道门需要先解答一道题,这就牢牢的抓住了小朋友的注意力,让小朋友有一种和葫芦娃一起救爷爷的使命感。
还不时地让小朋友上台当小老师,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
同时配合一些积分票,每回答对一道题,都会奖励积分票,整堂课下来小朋友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非常高。
两节课下来,最大的感受是新时代的讲课方式完全不同于我们小时候。
现在老师上课全是用幻灯片,整个课程的讲解以引导为主,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时间是互动,让同学来回答。可以说小孩子们得到了更多方面的锻炼。
两节课对比下来,小满同学在语文课上基本上很少举手,哪怕是开放性的问题,也是几乎不举手,或者即使举手也只是把手放在桌子上像是怕被老师发现似的,而其他同学都是把手臂举过头顶,生怕老师看不到。
作为家长内心是着急的,和老师的互动少,也意味着老师不了解你课堂上的理解程度,另外也少了一些锻炼。但是整堂课上下来,也发现了小满的优点,就是注意力非常集中,班上也有几个小朋友几乎是坐不住,忍不住作出各种小动作,也有几个小朋友会因为家长来了,在后面听课,会不时的转过头去寻找自己的父母。而小满全程完全没有要回头的意识,一直是跟着老师的节奏走,这基本是非常好的。
数学课上,小满明显要活泼很多,举手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要高很多,基本上每次举手都是把手举过头顶,很期望老师叫到他回答问题。
晚上回家和小满聊:“你为什么上语文课不举手呢?”
“我有时候是在想,还没有想好”
“可有时候的问题也没那么难,你要想那么久吗?”
“有时候问题太简单了,我都不想回答”
那比如今天老师问大家都去过哪里旅行,你怎么都不举手?
“我觉得如果我说我去过北京,不就和今天要讲的课文重复了吗?我觉得不太好”
“那还有很多其他地方呀?”
“有些我没太想起来”
对于举手回答问题,可能也是只有小学生才会这么积极,上了初中高中,越是往上,后面举手的积极性都要少了很多,而且老师一提问题,大部分同学都低下了头,生怕和老师对视被老师叫到。
好吧,慢慢来吧,小满的性格中不太愿意展现自己的佛系倾向,不知道是源于自卑因为家里批评多夸奖少,还是因为太自我完全不在乎外界的评价体系。
但是总的来说,没有哪个人不喜欢被夸赞,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想到家庭教育课上那句名言“及时表扬,定期批评,三个月一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