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听的是《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管教孩子的误区:
1.控制型父母
2.放任型父母
3.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例子:孩子摔倒后正确的做法是:立即赶到现场,确认孩子的状况,并询问:嘿,宝贝,你没事吧?如果孩子受到了惊吓,要告诉他:妈妈看到了,你荡秋千荡得很高,掉下来确实吓人,要不要我们一起休息一下再去玩?
我自己在这点上有很大的误区,记住并改正。
4.采用外部激励和奖赏的手段
5.以消极后果作为惩罚。
6.体罚
7.对孩子不切实际的期望,以及忽略孩子的性格特征
情感引导: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
我的理解:1.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我现在的迷茫点是对这个可以和不可以的界定不清晰,不知道我坚持的可以是不是对的,标准是什么呢?)
2.教会孩子表达情感的语言和词汇。对于22个月的嘟嘟来说,应该先让她明白一些情感词汇,例如:难过,害怕,伤心等
3.教会理解语言的同时还要告诉她怎样正确的表达出来。我觉得这点最难,例如:对什么事没满足而哭闹。怎么教她把这个事用正确的方法表达出来,而不是哭闹,也可能正因为她太小,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表达,所以只能用哭闹的方式,我要怎样引导呢?
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
1、播下种子(告诉他到底怎么做是对的)比如:今天晚上咱们要一起出去吃饭,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包厢里安安静静地吃饭,不可以到处乱跑,也不能大喊大叫哦。- 出发前说一次,路上说一次,进饭店之前还可以问一次:还记得之前爸爸说过的话吗?……好的,我们要开始享受晚餐啦!
2、观察和体察孩子的情感或感受,一旦孩子情感出现问题,开始发作,生气,不听话,这时要能反应他的情感说:我知道你很生气或很烦,我知道你……(对于嘟嘟,我是拥抱她拍她后背说:我知道你想干什么,下次应该改为我知道你很生气,让她知道那是生气的感觉),讲出孩子内心的感受。
3、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然后说:你看咱们怎么才能解决问题或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当孩子做对以后表扬她,告诉她你这么做是对的,并告诉她为什么。例如:“太好了,你的这个想法就叫作分享!这时候孩子才学会了什么叫分享,也更乐于去实现分享,因为他知道了意义。从而让孩子学会与人沟通的方法,技巧和能力,以及正确反应情感的词汇。(这里我非常没信心,因为我本身的沟通能力就差,得先提高自己,然后和孩子一起成长)
无条件爱的语言模式:
1.因为妈妈对你无条件的爱,所以才来帮助你
2.因为妈妈爱你,所以才要告诉你怎么做是对的
3.纠正行为后要对孩子说:即使今天我批评了你,但妈妈依然是爱你的。
反省:
1.不知道如何情感引导,需学习。
2.不知道怎样用恰当的语言给孩子解释不可以这么做的原因,通常的情况是我只会说,妈妈已经说了不可以,就没有然后了……
3.情绪控制虽有进步,但第一反应会有情绪并选择性地压抑。
具体问题:
1.早上无论几点孩子醒了马上要下床去玩,怎么安抚都没用,怎么办?
2.晚上已经困了睡觉时,忽然听到玩具声音,又要出去玩玩具,并因不让去哭闹,怎么办?给她玩?不给玩,怎样安抚?
3.以上两种情况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自己分析:如果给她玩,睡的会晚;如果让她下来玩,担心以后会醒的越来越早。这样分析完发现,顺着她的也没什么严重后果,因此得出:如果推不出直接后果的行为就可以顺着孩子的意思,我的这个观点对吗?
4.要求没满足时,马上大喊或急着哭闹,怎么办?
5.有时孩子哭闹制止不了时,我会说:你这样哭闹,让妈妈很生气。然后故意不理她一会儿,这样做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