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讨好”这个词,我就想到了另一个词“老实”。经常听到“某某真实个老实人”,乍一听好像是赞美,如果细细品味,就会察觉这个词背后还有“软弱、好说话、被人利用不自知”等诸多含义。这类“老实人”其实就是“讨好型人”。
《不去讨好任何人》一书罗列出了8类讨好型人,针对每一类型,作者从关键词、表现形式、直接后果以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可以说,这是一本浅显易懂的自我救赎指南手册。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根据书中的方法进行疗愈。
书中8个关键词都指向了一个实事:讨好型人的生活其实就是一种拧巴的人生状态。一边是高高在上的自恋,一边是低入尘埃的自卑;一边是安全感的缺失,一边是得到后的忧虑:一边是一直向扬的微笑,一边是鄙夷唾弃的自怨自艾。
总之,讨好型的人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纠结撕扯之中,内心有无数个“小我”在不停地争吵不停地战争,陷入一种人生失控的窘境之地。
如果察觉到了自己是一个“讨好型”的人,我们应该恭喜自己,比较这是我们改变自我进行救赎的重要一步。
(1)正视自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小木偶奇遇记》中的小男孩原先只是木匠制作的一个木偶男孩,蓝仙女让木偶男孩有了意识,在经历了困难诱惑后,终于成为一个有情绪、有思想的真正的男孩。
如果不想成为一个没有感情没有思想的木偶,那就接纳自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事实。
对比其他物种,人有感情、可以思考,拥有智慧,这是其他物种无法比拟的存在。生而为人,本身就是奇迹。
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总会有缺陷,缺陷也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不完美的人才是真实的。
人自身也是一个矛盾的组合体。有高兴就有痛苦,有高尚就有自私,有理性就有感性。矛盾推动了世界的发展,矛盾让人生有了无限的可能性。
我们要做的不是追求完美的我,而是接纳自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有缺陷的人,是一个矛盾的人。只要我们可以正视自己,接纳自己,那我们就会像太极图中阴和阳的存在一样,身心和谐共生。
(2)看见内心的那个“我”
参加过一次“用OH卡选择真实的自己”的心理活动。每张OH卡牌都有一幅画面,参与的人只需要把看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述说就可以了。
活动最后,我幡然醒悟,原来每一张卡牌只是内心自我的一个“投射”。内心的我没办法告诉我它的话,只好借助卡牌这个具象的东西向我传递信息,让我看见那个“内我”。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内我”的存在,那个“内我”是才是真正的“我”,而我们通常会被“外我”迷惑。书中提到的“SELF心理自助疗法”中的“自我觉察、情绪接纳”就是看见“内我”的重要两个步骤。没有这两个步骤,我们根本不会发现问题的本质,也就找不到解决的方法。
(3)找到属于自己的“边界”
每个人生活在世上无非就是处理人和人的关系,只有把关系处理清楚了,生活才会简单明了
作家周国平曾说:“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而一切麻烦和冲突都源于想要突破这界限。”
讨好型的人之所以一直处于讨好被动状态,就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没有清晰的边界感。这种没有边界的相处就如同两只刺猬拥抱时,靠得太近反而会将彼此扎伤。
所以,设定界限很重要。个人边界是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负责,而不是对别人的行为和情绪负责。
当我们拥有个人边界时,我们知道拒绝对方是出于对自己负责,拒绝的原因是因为对方越界了,这样一来自然就减轻l 内疚感。同时,也能告知对方自己的边界在哪,防止对方以后再次越界。
正如《不去讨好任何人》中所说“不去讨好任何人,是我们成为自己的开端”,终其一生,我们真正要做的,并不是让别人满意,也不是让所有人都认同你,而是做一个真实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