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首先要了解人体这台机器在正常情况下是怎样运转的,即正常人的标准是什么?有了标准就可以对照,任何问题都一目了然,这个标准就是中医的人体生理学。
众所周知,中医的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臟为阴,腑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臟为阴,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六腑为阳。
臓者,藏也。“所谓五臟者,藏精气而不写也。故满而不能实。"(《内经·五臟别论》)五臟是人体收藏营养精华的地方,原有的营养被人体消耗,新的营养进来,如此循环代谢,故正常状态是满的但不能实,实就是有阴积在里面,停留了,出不去了,如肿瘤。
腑者,传化之府也。"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曰实而不能满也。"(《内经·五臟别论》)六腑是人体消化食物的地方,一边消化一边把残渣排出体外,如此循环代谢,故正常状态是实的但永远不会满。比如食物入胃,胃中先充实而小肠空虚,待食物被胃研磨后进入小肠,小肠充实胃中就空了。故实而不满,满了就说明这一步出问题了,走不到下一步就堵住了。
臟与腑互为表里,肝与胆、心与小肠、脾与胃、肺与大肠、肾与膀胱、心包与三焦互为表里。“表里"可以形象地理解为一对异性双胞胎,一阳一阴,惺惺相惜,异曲同工,由表及里,由里及表,互相帮衬,缺一不可。如何帮衬的将后续一一解读。
木火土金水为五行,对应人体内的臟腑。中医定义肝胆为木、心小肠为君火、心包三焦为相火、脾胃为土、肺大肠为金、肾膀胱为水。相生为常态,即正常: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为病态,即不正常: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克火。如何相生相克也将后续一一解读。
我将尝试把中医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人体生理学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个人的理解和实践分享给大家,希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