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句鸡汤。
你肯定有这样的经历。
想学习一项技能。觉得数据分析很有用,无论是现有工作效率的提升,还是日后换工作多一个筹码,都是有帮助的。于是铆钉决心要在一年内有成效,起初每天完成1~2节的任务,也学完了1/7的章节,但随着课程难度的增加,有些力不从心,坚持不下去了;
想培养一个习惯。平时看书挺多,觉得对自己有用的点也挺多的,如果把它们做一整理再输出,不仅帮助自己再次巩固下知识点,也可以锻炼自己写作的能力,多好。起初还能坚持,文章看完了都会做下总结,来一篇读后感,后来因为忙等空了写,再后来止步于看完;
最终,都不了了之。
再反观孩童。无论是学翻身、学说话、学走路,甚至后面学上厕所、学穿衣穿鞋、学刷牙洗脸,哪一项不是从没有认知、什么都不会,到最终熟练掌握到成为本能习惯。而成年后,却很难学成一门技能,养成一个习惯?
因为期待过高,因为想要太多,因为急于求成,所以往往会在最初的几步被拌住。而儿童只做刚需之事,又没有期待之心,所以往往能做成事。
所以,要学会像一个刚会走路的孩子那样,允许自己一次只做好一件事,允许在开始的时候缓慢,甚至反复失败,允许自己花更长的时间去练习,允许自己慢慢变好。
以上,是《认知驱动》,关于“降低期待”这一节比较触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