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晓璃
写在前面的话:
自从上一篇《离30岁还有一个月,我发现自己一无所长》文章发布以来,不少热心的读者朋友纷纷在后台留言问我:“晓璃老师,你说我到底该如何才能发现自己的优势或者优势呢?”
从我这边的咨询案例反馈来看,那些取得成就的咨询者无一不是在发现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沿着适合自己的轨迹辛勤耕耘,最终探索出了一条自己的路,他们从原来的迷茫自卑到今天的自信快乐,实则都是建立在一个重要的前提下,即“优势”。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优势;尽管我们多数人不是天生就优势异禀,但依然能够通过蛛丝马迹发现它。
今天就和你分享一个真实的职业转型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一、“四十岁了,我的人生就这样浑浑噩噩过下去吗?”
王涛(化名)两年前求助的时候,正值不惑之年。
按照他的话说,自己的“不惑之年”充满了各种困惑,其中最大的困惑就在于,自己从毕业那会儿就开始从事建筑行业,足足做了十七年;这十七年来,自己工作成绩平平,不知道为何,不论如何努力都只能做到一般水平,加上年纪渐长,不论是精力还是脑力都有些力不从心了。
而真正让他下定决心前来求助的,源于单位招聘来一批年轻人。
这批年轻人让王涛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他发现这群年轻人学习能力超强,例如自己当年花了三个月才掌握的E表技能,这些年轻人不到一个月就摸得很透;同时这些年轻人精力超好,加班加点完全不在话下,而王涛发现自己步入不惑之后,每到晚上十一点眼皮就开始打架。
毫无疑问,这个年纪的王涛面临着体力及脑力的急速下滑,而领导也有意选拔这些年轻人成为中坚力量,在这个单位做了十七年的王涛业务能力一般,面临着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
“难道我的人生就这样浑浑噩噩过下去吗?”王涛想起了当年意气风发的自己,那个时候的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但出身于普通家庭的他和那个年代的很多人一样,并不曾考虑过自己适合什么,只是听从了亲戚的建议选择了土木工程专业,毕业之后进了这家公司,这一做就是十七年。
这十七年间,王涛不止一次地想过换个活法,但年轻的时候迫于生计同时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就一直没有转变轨迹,后来结婚生子,家庭的责任与重担更是让王涛不敢有任何差池,生怕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如今终于不再为物质生活发愁,但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想要有所作为、活出一番意义的念头再次浮现出来,他回顾这十七年,做的很艰辛也只达到了中等水平,他不禁怀疑自己是否不擅长这份工作?
如果擅长,十七年如此努力怎么也该有所成就了;如果不擅长,他还要继续吗?
他越想越感觉脊背发凉:四十岁了,难道自己的人生就只能这般混吃等死吗?
他不甘心,但又不知道自己还能转向何方。
二、为什么“发现优势”这么难?
用王涛的话说,他发现自己存在很多短板及不足,这让自己倍感受挫,在他看来,自己满满都是缺点:
1、在任务繁重讲究效率的建筑施工业,王涛做事速度并不迅速,相反总是显得拖拉、比别人慢半拍;
2、被人诟病气场不强,在施工现场镇不住人,影响他的晋升及发展;
3、和人相处不是“自来熟”,无法和人迅速建立关系,无法与人打成一片。
然而,果真如他认为的那样,自己真的没有优势吗?
事实上,很多人“发现优势”的过程十分艰难,和个人的思维及认知方式不无关联,尤其是70、80年代生人,无法摆脱历史及社会的烙印。
出生于70、80年代的职场人,父母多经历过严重的自然灾害,在我们父母童年时代,常常吃不饱肚子,因此我们的父母骨子里刻着深深的生存焦虑: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围绕着解决生计问题,与此同时,他们会倾向于从外部寻找存在感与心理平衡,在他们心中,没有什么比稳定而体面更为重要的了。
在子女教育方面,我们的父母由于认知及经济的局限,很少对孩子进行正面鼓励,他们在现实的冲击下变得保守而现实,害怕孩子雷池一步,以打压为主:凡事以谋生为导向,在他们的认知里如果一件事情无法谋生,就不值得鼓励与提倡,甚至不惜扼杀孩子兴趣的火苗,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孩子如他们所愿般稳定而体面地生存。
在这种时代背景及家庭教育氛围成长后的我们,学会了父母的一套并以此对待自己:习惯性地否定自我、害怕未知的挑战、显得拘泥保守、压抑自己的天性,并认为这才是“正常的人生”。
三、你的短板,可能只是优势用错了地方
我告诉王涛,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优势,只是如果用错了地方,就可能以短板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换个角度看待这些短板,将之放到一个适合的领域,或许就能成为未来的优势。
通过咨询发现,王涛做事细致耐心、责任心太强,这显然会拖慢做事速度;同时他的亲和度较好,反过来会给人感觉缺乏威严,气场不够强大,所以在建筑施工业往往压不住人,深感疲惫无力。
另外,尽管他在工作上较少体会到成就感,但在家庭方面他无疑是个极具耐心和爱心的父亲,为人宽厚友善。
在慢慢的引导下,王涛终于说出了自己内心深处潜藏多年的梦想:在他童年时代,他就渴望成为像陶行知那样的人,但是那个鼓吹“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重理轻文的年代,男生从事幼儿教育会被人认为懦弱且赚不到很多钱。
他的父母不允许王涛学自己喜欢的文科,而是让儿子学了工科,并认为这才是作为男生应该走的路。
于是前半段的人生里,王涛觉得自己总是在为他人活着。
“到了我这个年纪,越来越觉得活出意义和价值胜过一切。”王涛说。
我告诉王涛,之前他认为的短板,如果用正面词汇表达恰恰就是他的优势:
1、做事耐心、责任心强;
2、对人有爱、同理心强、对他人情绪和感受较为敏感;
3、心底善良、乐于助人,言语不多却给人一种可靠感,长期相处值得信赖。
上述三条特质放在建筑施工业无疑会成为制约王涛发展的短板,但如果放在幼儿教育领域,试问哪一个不正是难得的优势呢?
四、弱点及优势,常常源于同一样东西,叫特质
很多人之所以迟迟不敢面对弱点,是因为他们担心这会让自己有失体面,但事实上,如果我们不去正视这些弱点,很可能会错过发现优势的绝佳时机。
咨询后的王涛根据我们提供的建议,结合自己的条件及资源最终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辞去原先的工作,和朋友一起开起了一家托管班。
经过一年多的经营,王涛告诉我们,他的托管班目前已初具规模。
他还告诉我们,不做不知道,一做果然感觉得心应手多了:他能够敏锐地捕捉到每个孩子的特点,给家长提供中肯的建议,这些家长对王涛颇为信任,还提出了新的需求,那就是希望等孩子选择专业时由他提供专业咨询服务,于是现在的王涛还在积极学习中学生职业规划,努力给客户提供长期而持续的服务。
有观点认为,个人一定要和自己的弱点展开斗争、经历一番痛苦之后才能让自己变得强大,这种观点可能会阻碍很多人的自我认知和探索,因为这听起来十分艰苦,让人望而生畏。
从我的咨询经验来看,比起和弱点斗争,我更倡议每位职场人换个角度正视弱点,它可能蕴藏着极为重要的信号与线索;而顺应优势去发展自我,无疑会获得良性而高效的人生体验。
而在发现优势这一层面上,你不妨尝试以下思路和方法:
1、分析并写出障碍你目前发展的短板及弱点;
2、换个角度审视这些短板及弱点,用正面积极的词汇重新描述;
3、多了解其他领域,直到你发现在这个领域里,这些特点恰恰是这个领域极为重要的特质;
4、勇敢地迈出第一步,顺应自己的特点走出自己的路。
我越来越坚信,真正的成功并没有那么苦逼。
如果有任何事情让你倍感痛苦毫无快乐可言,一定要予以足够的警觉,因为这很可能是你的内心给你的善意提醒,你需要停下脚步,重新进行梳理。
相信我,只有去发现真实的自己,才能打开一片新的世界,活出开挂的人生!
以上。
感谢您的时间。
作者简介:赵晓璃,职场作家、职业生涯咨询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LinkedIn领英中国专栏作者,36氪特邀作者。著有《怕麻烦才是你最大的障碍》、《请停止无效的努力》、《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