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与妹妹约定以后每次去新华书店看书后回家要写1000字左右的读后感,今天第一次写,有些忐忑,已经好久没有写过这样的一篇文字了,以前的读后感大多是对情节的一个描述和再加工,感想只是占了很少的一个部分。今日在新华书店看了好久,最后选择了《少年维特的烦恼》这一本书,书很薄,短短两个小时,书就翻完了。
其实在很久之前就听过这本书的名字了,一直没有时间看,今天看完后别有一番滋味,百度一下这本书后,显示以下的解释:
《少年维特的烦恼》(英语: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是一部让歌德在德国几乎一夜成名的小说。本书于1774年秋天在莱比锡书籍展览会上面世,并在那里成了畅销书。它是歌德作品中被他的同时代人阅读得最多的一本。由此而来的成功给歌德的一生带来了名誉和财富。《少年维特的烦恼》的初版属于狂飙突进运动的风格,而修订版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作品。小说中的主人公——他的行为仅仅取决于他的感觉——是感伤主义的代表性人物。
维特一书是由书信体为主的,通过作者与友人威廉的来信介绍了他在一个风景优美的小山村生活,然后有关的一些人和事。维特一书中主要说的就是他对绿蒂的感情,在这个小山村里,他遇见这位女子后自己就陷入了对绿蒂的感情漩涡,可是打听后知道了这位美丽的女子已经有了未婚夫,但是维特在对绿蒂失误爱慕之中完全就没有考虑到这件事,在未婚夫回来后,他还继续与绿蒂以朋友相交,尽管后来一段时间,由于家庭的原因,他不得不去外地去工作,由于与上司的矛盾等等原因,最后他还是回到了令他魂牵梦系的小山村,这一次他没有离开,他坦然的面对了对绿蒂的感情,可是已为人妇的绿蒂不可能给他任何机会吗,在细细的思考后,他最终选择了自杀,值得一提的是,最后自杀所用的手枪还是经过了绿蒂的手。
感情一事,谁都说不清,维特的这种对待感情的方法,谁也没有资格去嘲讽,其实在看完书后,我真的以为维特就是歌德,回来百度后才知道,其实两个人有着相似的感情经历,不过歌德没有在这段感情失败后自杀。最为一个感情世界20年的白痴少年,我无法理解在感情挫折后自杀,或者正如爱的越深,伤的越狠这句话一样,真正投入进去你才能知道,你的思绪,你的情感,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