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的小组视频会上,Z说她目前正在修炼从“不说到如何说”,她找到的理由是”以往听别人说话,听不了半个小时,就会心烦意乱,逃避躲开。现在正训练自己耐着性子去听,但参与不多,话少,感觉有把握才说,没有把握,则选择不说。”
在我的印象中,她的话确实不多,但每次发言都非常精准。一次个案督导后,我给她的评价是“稳、准、狠”,她收了,不是我话说对了,而是她认同了。
我认为,话多与少,甚至说或者不说,不具有恒常性,而是具有恒定性。
除了不可改变的素因(如个性特质)外,主要取决于三个维持因:
第一,需求或者兴趣
如果所谈论的话题,是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自然会高一些,相对来说,话也会多一些。反之,则少一些。
第二,安全性
如果谈论的话题,或者所处的环境,让自己感觉安全,发表观点后不会被指责、被否定、被打击、被嫌弃,反而会被允许、被重视、被认可、被接纳、被赞许,开放度、参与度自然会高一些,话自然也会多一些;反之,则少一些。
第三,专业性或者职业性
如果讨论、谈论或议论的话题,在自己职业或者专业范围之内,或者是自己所擅长的,发言自然会多一些。反之,则少一些。
其实,我之所以写这个话题,是因为Z的话引发了我的共鸣。我听到的,都是我想要听到的。
这两天,我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早上,跟老公一起吃早餐,而不是陪老公一起吃早餐,是因为吃饭那个当下,我人在但心不在。
用李克富老师的话来说,那个当下,我是“死的”。但,老公以为我活着。
所以,他对我说了一句话:
“以前,你一直跟我作对;现在,你什么都不说。”
这句话,激活了我。我没有说话,但开始思考:
从“与他作对”到“什么都不说”,是什么,为什么,为了什么?
第一,是什么
听其言,他觉得我变了,从言语冲突、直接对抗,到不说(也就是闭嘴),确实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刻意练习,这个过程持续了四年之久。可见,说很容易,不说真的很难。
第二,为什么
我为什么不说?
一来,说出来怕伤人伤己;二来,说了“没用”或者说“说了也不管用”(即:对方不收,更不会用,结果无效);第三,不想说,嘴上不说,但会在心里自语(观点不认同,你是错的,不值得说,视而不见)。
所以,虽然,老公看到我变了,变得不说话了。其实,老公看到的只是表象,只是察我“言”,没有观我行,更没有会我意,没有看到我不说的本质。
其实,我没有变,我内心与他的对抗一刻也没有停止。因为,我内心的图式,也就是对他的印象没有发生改变。
当然,并非一点变化都没有,而是只有形式的变化,没有性质上、根本性的变化。只有量变,没有质变。
因为,我只看到了他这个人,看到了他这个生物体,而没有看到他背后拖着长长的尾巴:家族史、文化背景、成长经历、个性品质,以及所处环境……
第三、为了什么
老实说,我已经看到了他的历史、他的需求,却不愿意,或者说,并没有付出行动满足他的需求,是为了什么?
就根本而言,还是希望他能够做出调整和改变。
也就是说,我依然没有放弃对他的期待,没有放弃改变他的野心,我希望他能够履行“我理想父亲”的职责,理解我、尊重我、包容我、关心我、照顾我、爱护我,甚至无条件地满足我。
而他对于我,又何尝不是这样,他希望我扮演“他理想母亲”的角色————
在他受伤的时候,安抚他、安慰他、照顾他;在他失意的时候,倾听他、陪伴他、鼓励他;在他需要的时候,尊重他、支持他、满足他;在他犯错的时候,允许他、接纳他、包容他;在他志高意满的时候,温和而又不失时机地提醒他……
其实,说与不说,都在心里,如果心念不变,相信这段“孽缘”还会无限制地强迫性重复下去。
只有心念变了,心里的图式变了,一切的改变才会发生。
让我又爱又恨的老公,你真的是一位非常合格的陪练,每时每刻都在照见我,我必将以你为镜,更多地在你身上照见我自己,你就是那个检验我学习成果的最合适的人选。
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