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有正确的方式,批评亦有正确的姿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做出一些让父母头疼、行为不当的事。怎样批评,有效帮助孩子调整行为,是父母重要的责任。
首先避免产生情绪战。当孩子行为不当时,很有可能激发父母的一系列负面情绪,比如吃惊、丢面,羞耻,伤心,生气,愤怒,而情绪往往又会引发父母作出打击的行为,以致孩子也产生负向情绪和行为,造成恶性循环。非但不能解决问题,不能调整孩子的行为,更有可能激发孩子逆反之心,强化不当行为。因为大多数孩子会把受到的指责、惩罚与自己的不当行为做一个情绪化的抵消,不会有想要调整行为的欲望。
第二,父母要冷静思考孩子不当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孩子是需要有人关注呢?还是寻求权利?是内心动力不足,找不到做事的意义呢?还是有报复之心或是自暴自弃?行为不当的背后有着诸多的深层原因,看见这些部分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具体到方法,要做建设型的批评,不伤害孩子的自尊。比如令很多家长头疼的“起床气”,孩子早上起床拖拖拉拉,为了上学不迟到,干脆不吃早饭。如果父母发火,指责孩子“你看看你,叫几遍不起床,又吃不成早饭,每天都是这个样子,你就是懒!”,这样的批评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还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引发情绪,烦躁、愤怒,更不愿意配合调整行为。
父母做建设型批评的第一步是说事件,指出当下的行为,可以这样说:“今天早上你起床晚了,没有吃早饭”,把这一行为不带评价不翻旧帐不贴标签地描述岀来;第二步,表达感受,“不吃早饭对身体不好,我有些担心”;第三步是谈期望,例如“从明天开始,我希望你起床早点,动作快点,能吃完早饭再出门”;第四步是说服,说说正确行为的好处。比如父母可以找来权威的关于吃早饭重要性的文字或音频资料,告诉孩子吃早饭的好处和不吃早饭不利健康之处,还可以这样说“早点起床吃早饭,无论是学习还是玩耍,都会更有精神,而且,这样一来你就再也不用听到我一大早唠叨你了”。
做建设性批评,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态度是真诚温和的,所说的话则是有理有据的,这样,孩子才更容易接受爸爸妈妈的意见。
比起表扬,批评更要有方法,讲“姿势”,目的是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父母在批评孩子时,先想一下你说出的话,表达的情绪和做出的举动,是否能为孩子“赋能”,带来“配合与调整”?